三国演义人物的光棍之路古代解决单身问题的七大策略
在古代,由于战争或国家建设等问题,导致的光棍其实比现在要严重多了,且历代都有。古代允许开妓院,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部分光棍男人的性生活。总的说来,在古代女光棍还是比男光棍多。但逛妓院终归不是彻底的解决办法。那么,古代是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
强制女子出嫁
如在晋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否则官府要强行给她找对象。《晋书·武帝纪》(卷三)记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女孩子到17岁了,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那么地方领导就要给她找老公了,让其强行嫁人。
官媒指定
过去男女婚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一个红娘,这红娘就是媒人。她们都是民间的人物,对于那些无法自主选择伴侣的情况下,她们扮演着重要角色。
支持寡妇再嫁
在过去,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即使好女也不得不再次结婚。而且迷信认为,一位女人第二次结婚会遭二鬼缠身,因此支持寡妇再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鼓励娶二婚
与支持寡妇再娶相对的是鼓励男人娶寡妇,这种行为虽然曾被视为低人一等,但习以为常后逐渐变成一种社会风俗。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就没有以娶寡为耻,而弟子与姑姐甚至成为常规伦理之一。
限制富人娶妾
不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都存在性别比例的问题。不过,在漫长时间内实施多妻制或一妻多妾制,如今日的大款般有钱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造成了男性过剩的问题,所以,不少朝代都加以限制,并非你有钱就能任意讨小的。
一妻多夫
这个现象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女人有不只一名丈夫或者几个男人合伙娶一个妻子,是一种特殊的情况,也有人研究这种现象至今仍可找到案例。
增加“奔”的机会
“奔”可以理解为男女自由交流和私奔。在春秋时期,“仲春会”提供了一种特殊机会,为青年适婚男女、有生育能力男女性别平衡提供平台,同时提高了他们之间结亲率。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日子如正月十五、七月七也能为单身男性提供择偶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