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前童话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在自然的宁静中绘声绘影
自古以来,关于“和亲”的故事并不鲜见,但王昭君的传奇却被世人传颂,这又是为什么呢?在汉高祖时期,有一位名叫娄敬的人提出了和亲的建议,但吕后只有一个女儿,不愿意将她送到边疆去,因此这项计划最终没有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匈奴的单于对和亲非常感兴趣,他甚至向吕后求婚说:“我是一个孤独的君主,生长在沮泽之中,长大于平野牛马之城,我经常来到边境,我愿意游历中国。我现在独居,没有什么乐趣,只想以我的所有换取你所不拥有的。”尽管他的话语有些不恭敬,但由于当时汉朝还不能与匈奴抗衡,吕后无奈只能将自己的宗室女乔装成公主嫁给他,从而正式开始了和亲政策。
之后西汉多次通过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则是一位民间女子,她以这种身份担任了和亲使者,这件事显得格外突出,也引起了普通百姓的同情与关注,因此她的故事被广泛流传,并且受到文人墨客赞美。
除了《汉书》、《琴操》、《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详细记录了她的事迹,还有大量诗词歌赋描绘她的形象,其中就有五百零三首诗词。此外还有许多小说戏剧也讲述了她的故事。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地方秭归,那里的江水湍急,每天都咆哮着两岸悬崖峭壁怪石磷峋,在战国时这里曾出过屈原这样的伟人。然而生活虽然艰苦但全家相依为命,与世无争,并保持着先人的传统。王昭君还有两个兄弟,他们轮流做家中的活儿,她主要跟着母亲学女红,同时学习读书习字,即便生活困难,也保持了一副大家闺秀的风范。
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全国美女补充后宫,二十岁左右的王昭君自然被选入宫。但从全国各地挑选的人数众多皇帝无法一一面见,所以由画工毛延寿根据肖像画一幅呈奉御览。在众多富贵小姐中或许有人运用各种管道贿赂画工,而贫寒家庭中的她既无力贿赂也不想欺瞒天子,所以毛延寿把她画得十分平庸,而且还在脸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德。当皇帝看到这些画像时,对于她感到嫌恶,更以为她是个虚假的人物,因此五年过去了,她仍然只是待诏宫女身份。
除了日常宫廷职责之外,五年的时间让她有机会不断学习、磨练自己。她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弹琵琶唱歌,用《五更哀怨曲》表达自己对于远方家的乡愁:
“秋虫鸣泣声悲切,
落叶萧瑟梦回忆。
孤灯寒窗思故乡,
何处寻觅知音侠?
此曲满腔幽怨,无限感伤,将浓重的情感与憧憬融合,是对父母养育之恩以及未来的渴望。这就是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段历史能留下来,为何它至今仍然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