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赈灾之谜历史网站推荐揭秘社会救灾往事
对古代赈灾出兵的原因感到好奇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深挖了这个问题。从古代的角度来看,国家和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农民起义往往源于百姓生活无望,因此历朝历代都对此极其重视。不过,在历史上,当发生大规模的赈灾时,我们会发现,军队成为了执行赈灾任务的主要力量。
例如,北宋时期,由于泗水及汴河的大洪水,朝廷便调动了周边地区的军队前往进行治理和救济。在其他朝代中,也同样如此,即使朝廷有直接拨款给地方,让百姓自己解决困难,但通常还是选择通过指挥军队来实施赈灾。这并非因为掌权者愚蠢,而是基于元朝曾试行过这种方式却最终导致灭亡的事实。
众所周知,蒙古铁骑在征服时期以其残忍的手段闻名遐迩,但当他们成为统治者后,就不再采取之前那样的暴力手段,因为这涉及到财产损失的问题。元人也需要考虑到这些事务,所以很多决策都不敢做得太过分。
当年黄河两岸连续不断地遭受洪水侵袭,百姓痛苦万状,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以防止进一步损失,大臣脱脱提出了将赈灾粮食、款项直接交由地方组织自助的一计,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用于调动军队开销,又能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实际上,这个计划最终导致了许多民众陷入绝境。
很多人都感到迷惑,不理解为什么元朝花费巨资而且发放粮食之后,还要让受灾的人们去干活。这里涉及到的是关于赈灾银子的使用问题。如果资金能够有效流向下游,那么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元朝那个时候,由于官员贪婪,一层层拨银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费用吞噬,最终到了县级别的时候几乎什么都没有剩下。这就意味着原本应该帮助受害者的钱财反而成了另一场浩劫。此种情况激化了人民对权力的不满,对底层民众来说,他们已经没吃饭的问题,更被迫参与强制性的劳役。这当然激发了一些人的反抗情绪。
因此,可以说缺乏足够的权力监督是导致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处理这样的重大国策时,如果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就很容易出现脱脱案例中的错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