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之后文化底蕴何在探秘古物中的文化印记
近年来,“文玩”一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频繁出现,但它的定义和特征一直未有明确。有的网上售物竟把民俗玩物称为文玩,引发了诸多争议。“文玩”指的是人们欣赏、喜欢把玩的书画文具艺术品。它应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专用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根据“文玩”的定义和特征,我认为,一些不具备书画功能的物品不能称之为文玩;缺乏艺术性的仅当工具使用的文具也不能称之为;只有与书法相关的艺术品才能被视作真正的文玩,而普通娱乐用品则无法满足其条件。
“文玩”以毛笔为核心,包括《文房四宝》等系列书画作品。在明代出版物《百衲本·诗话》中记载了超过二十种不同的类别,如笔墨纸砚、装饰品等。这些商品有的可以细分成更小的类别,比如笔可分大、中、小楷等。
选材方面,“文 玩”并不追求奢华,而是擅长于采集自然材料,如竹木石瓷。在造型设计上,它们风格各异,有奇思巧作也有自然造化,有千刀一物也有简中求雅。而题材上则崇尚古典文化,常见主题有梅兰竹菊以及七竹贤。
历史上的精品无数,如宋代汝窑三足洗被誉为宝中之宝。而制作高超的大师如明代朱三松清代顾二娘留下了不朽作品。
关于“文玩”,话题丰富,其中宋代米芾拒官取砚的事迹尤其令人赞叹。这表明,“ 文 玩”的核心在于其蕴含的人文化底蕴。如果将其功利化,不免成为市场上的流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