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美女是谁王承恩陪崇祯皇帝殉节煤山的明末最后太监
李自成将北京的皇城紧锁成了一座巨大的铁笼,眼前,大明朝廷即将气绝。最悲凉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登上金殿,却找不到一个可靠的大臣商议抗敌之策;意料之外,在宫中竟无一得力助手。皇帝顿时陷入了极度绝望。于是,他奔向后宫,将家人老少杀尽。随后,他也逃至皇城后的煤山,企图一死了之。
不用问,崇祯皇帝束手无策、心怀绝望。在他身边,大臣纷纷逃离;在李自成面前,京城失守;而政敌们,则远遁山海关外,不敢轻易进犯。《明史》记载,崇祯皇帝深切地“求西天”,他极其愤懑地发牢骚说:“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临终前,还对群臣怀有怨恨,为自己被彻底误导而感到遗憾,即使如此,也只能死得其所。
万事难料,一位日暮途穷的崇祯皇帝,在绝望的最后时刻,却遇到了一个忠诚追随者的“铁哥们儿”——王承恩。这位王承恩,并非名臣,更不是内宫中的知音,而是一位服侍身边的老太监。他始终对着这个主子忠心耿耿,对于崇祯走投无路的紧急关头,只能默默跟随保护这位主子。
《明史》记载,王承恩曾是“司礼秉笔太监”。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他被命为提督京营。那时候,大明朝已尽头,无数士兵在京城四周等待着死亡。而王承恩亲自动手发炮,与众不同地勇敢守卫京城。他最终退缩到宫中,只能坐以待毙,但他的最大担忧仍旧是那位孤独陛下的安危。
在王承恩的护佑下,当年满腹感慨和生死离别的情景浮现出来,那些折磨过身边人的真实本性,最终却是由一位老实巴交的小小贴身太监来维护。当崇祯吊颈结束生命时,王承恩带着自己的利器(类似原始时代),就在脚下慨然长跪。
后来,由于清军入关赶走了李自成,又在明朝故宫里统治天下,那些当权者,对这次上吊的崇祯以及那个贴身太监都表示了敬意。这名“贴身太监”能够与英主同眠,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归宿,也给予了一种精神上的平静和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