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王承恩陪同崇祯皇帝殉节于煤山的明末最后一位太监回顾元朝风俗的沉浮

王承恩陪同崇祯皇帝殉节于煤山的明末最后一位太监回顾元朝风俗的沉浮

李自成将北京的皇城紧锁成了一座巨大的铁笼,眼前,大明朝廷即将气绝。最悲凉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登上金殿,却发现身边竟无一位可靠的大臣。皇帝顿时陷入绝望之中。他急忙奔向后宫,将全家老小杀得干净,然后自己逃到皇城后的煤山,想要一死了之。不用问,崇祯皇帝心灰意冷,无计可施。至少,他身边的大臣们都已逃离;外面的李自成恼怒不已,而山海关外的敌人,更不会轻易踏足。《明史》记载,崇祯皇帝深受苦恼地“西天而去”,他愤慨地说:“朕荒德藐躬,上干天咎,但皆诸臣误朕。我死无面目见祖宗,便去冠冕,以发覆面。”临终前,他还对群臣怀恨,因为觉得自己被彻底误导,即使如此,也只能死得其所。

万事难料,那日暮途穷的崇祯皇帝,在最绝望的时候,还能遇到一个忠心耿耿的“铁哥们儿”。他不是哪位名臣,也不是内宫中的知音,而是一个服侍在侧的老太监,他叫王承恩。

原来,这位王承恩始终忠实于主子,对崇祯尽力保护,只能默默守护在角落里。当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崇祯命他提督京营。那时,大明朝已经走投无路,京城内部外部,都只有少数士兵作为防御。在极度危机的情况下,王承恩亲自动手发炮,为京城保卫作出了巨大牺牲,最终因伤退缩到了宫内。

《明史》记载,当过“司礼秉笔太监”的王承恩,在最后关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信念。在那段历史中,一位贴身太监成了末代君主最为可靠的人物。而当满洲人入关统治中国之后,他们首先打败了李自成,又在古老的宫殿中建立起清朝政权。这场变革,让人们铭记那位忠诚至极、陪伴至死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给予了最高评价。

标签:

猜你喜欢

清朝野史小故事 唐顺宗短暂的皇...
在那一年的八月,宦官俱文珍等人勾结了一些官僚和藩镇,迫使唐顺宗退位,将太子李纯立为帝。这个过程被史书记载为“永贞内禅”。此外,他们还将王伾等人贬职,这个事...
世界历史趣闻 那些激励千秋万...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众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关键时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书写、艺术创作乃...
子虚赋 唐朝诗词风华无...
从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割据成为了唐朝稳定政权的主要威胁。然而,自唐肃宗开始,大唐并未采取大规模削藩政策,其所谓的削藩措施往往是表面的、不彻底,即使在朱元璋...
乾隆要了小燕子几次 梦境小舟儿童睡...
一、海上漂泊的木筏 在一个遥远的小渔村,有个孩子名叫李雷,他总是喜欢听大人们讲述关于海洋的传说和故事。有一天,李雷偶然发现了一只空心的小木筏,被风吹到了他...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