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深远的农村老人讲述着古老的民间故事传说中有一座神秘的圣旨门隐藏在枫林之中
在中国古代的一个宁静的村庄里,一个名叫尹沛的男子与他的妻子,在明朝成化年间共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波折。他们的故事始于尹沛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一片土地,并且娶了一个继室陈氏,带来了三个幼小的兄弟。面对父母双亡后的困境,尹沛夫妇决定照顾这些孩子,就像照顾自己的儿女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孩子逐渐长大,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尹沛夫妇对他们无私的爱护。当时分家时,他们都没有争取更多,而是将一切财产平等地分配给了每个人,即使这意味着自己得到了最少的一部分。然而,当尹沛提出要把一份白银平分给兄弟时,他们坚决不同意,因为这份银子是他辛勤劳动所得。
这个问题很快被送到当地政府解决,但不论如何讨论,都无法达成一致。在官府台姓刘逊看来,这个家族之间的情谊和牺牲精神远超过金钱价值,最终决定由官府保管这笔银子直到有更好的方式来使用它。
一年后,当温州发生饥荒时,一位按察使想用这笔银子购买粮食救济灾民。但是,由于距离太远,直接运输粮食非常困难。这时候,刘府台提出了一个计划,将那笔银子买下大米,然后运往饱受饥饿之苦的人们。他还请求皇帝颁布旌表,以表彰那个家庭尚义行为。
宪宗皇帝接到奏报后,便下诏旌表,并命人建造一座牌楼,用以纪念这个家族伟大的行为。这座牌楼被称为“圣旨门”,它不仅是一个纪念碑,也象征着正义和公益。在此之后,每当文武官员路过此处,都必须出轿或下马,以示尊敬。这座“圣旨门”至今仍然屹立在那里,为传递这一家族自我牺牲精神提供了一个永恒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