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不讲的古代皇帝请客趣闻西汉大臣要跪趴在地上吃珍贵食物
古代皇帝请客的趣闻:一国之君为了与下属维系好关系,经常举办宴会。这种宴会被称为“赐食”,既是一种笼络手段,也是对忠心臣子的奖赏。不过,接受皇帝“赐食”的过程并不轻松。
《史记》记载了西汉初年的大臣石奋,他的姐姐是刘邦的小老婆。在他退休后,每当皇帝来家中“赐食”,石奋便必须低头跪地,以示恭敬和感激。这样的体验必定让人不舒服。
三国时期的才子曹植在《谢明帝赐食表》中写道:“得知有幸享用御膳,我深感荣幸,便立即上书表示感恩。”尽管魏明帝曹叡是他的侄子,但作为皇帝,他们之间的关系仍需保持清晰界限,因此曹植必须表达自己的谢意。
然而,有时候,皇帝请客也充满真情实意。唐太宗对死去的宰相杜如晦深感悲痛,“尝新瓜美”并将其半个分给杜如晦灵前,这样的行为显示了一位真正关心下属命运的君主。
同样,在唐玄宗面前,诗人李白展示了他的才华,“于是太宗亲自调羹,并命令供奉翰林”。这场面展现了一位尊重才能的人物,同时也是出于真诚的情谊。
宋真宗得子后,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就连宫中的包子都装饰得像金珠一样,与大家分享喜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情谊表现。
到了明朝末年,虽然每日都会有“赐食”这一仪式,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变得越来越少,只剩下重要节日和生日才会举行。而且,不仅如此,即使是在这些特殊日子里,大臣们也只能期待偶尔得到几口美味佳肴,而不是期待每天都能受到这样的待遇。这说明,即使在古代,最好的待遇也不能保证,而做官者若寄希望于每天都能享受这样的礼遇,那确实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名臣林则徐也是受到了道光帝赏识,他收到了一幅御书上的“福”字和“寿”字,还有一总鹿肉作为奖励。他设香案敬领,这显示了即便最节俭、严厉的一个君主,也能够因为对人才的一片欣赏而施以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