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朱元璋不对外侵略辽金为什么不列入正史
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家,战略家,军事统帅, 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他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
1368年初,他在应天府称帝,对外称自己是正统的合法统治者,而不是篡夺政权的人。他认为自己是受神圣使命而来,是为了拯救中国免受异族压迫,因此他没有对外侵略,因为他相信通过和平手段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然而,这种观点并非所有史学家都认同,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之所以不对外侵略,是因为他面临着国内稳定问题,如处理功臣与宦官之间的矛盾,以及巩固中央集权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可能更倾向于集中力量解决这些内部问题,而不是分散精力进行对外扩张。
此外,有些学者还提出辽金为什么不列入正史的一个原因是,它们作为北方政权,与南宋相比,不具有足够的地理位置优势或政治影响力,从而导致了它们在历史记载中的被忽视。不过,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解释,并未得到广泛接受。
总体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待,都不能简单地认为朱元璋不对外侵略,只是一种选择。他的一系列政策和行为显示出一种对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的实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