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罗马神话中的社会传奇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时,他几乎渴望即刻消失。即使他的人民起来反对他,用石头扔向他,他也会感到幸福的。他只是因为无法获得死亡的恩赐,所以请求被放逐,并接受了这份惩罚。但在孤独地坐在黑暗之中,随着狂乱的情绪减轻,他开始思考盲目的无助和流浪至异国他乡的恐怖。他对爱乡的心情油然而生,同时想起自己双目失明、失去妻子,那么过去犯下的罪行是否已经得到了救赎。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克瑞翁和两个儿子厄忒俄克勒斯与波吕尼刻斯,但现在看来,克瑞翁对他的慈爱已成往事,两个儿子也极为自私无情。他们仍要求这不幸的人依照最初的决定行事,而不是帮助父亲。他们将一根乞讨的手杖强塞给他,让他立即离开王宫,只有两个女儿怜悯着他,最年幼的伊斯墨涅留下料理一切,而年长的安提戈涅则陪同父亲一起流放。她引领这个盲目的老人走上充满艰苦的旅程,她曾经深宫娇养,现在却赤脚跋涉忍饥挨饿,不畏风雨,只要父亲能得到一顿丰盛餐食就感到满足。最初俄狄浦斯计划寻求灾祸,在喀泰戎山荒凉地区结束生命,但因为敬畏神祇,不敢违背神意,所以前往得尔福请教阿波罗神谕。在那里,他终于获得了一丝慰藉。神祇们都知道,俄狄浦斯并非自知而愿犯自然法则和人类最圣洁道德原则,这样的严重错误必须得到救赎,即使是出于无知误犯,但惩罚也不应永远持续下去。神谕告诫说经过长时间后,他可以得到解脱,当时他将来到命运女神指定的地方,那里复仇女神愿意给予解脱。这位复仇女亦称“慈悲女”,是人们为了尊敬她而称呼她的另一个名字。但这一预言仍然模糊且神秘,复仇女能否给予俄狄浦斯平静并宽恕他的逆伦之罪?但俄狄浦斯信仰这些力量,将这一预言交由命运去实现自己开始在希腊全境流浪。他依靠同情者的施舍生活,一度节俭又自我约束,但那足够了,因为长期流离失所、悲痛与高贵精神已经教导了他除了最低需求以外,没有其他需要东西。而今晚,我们将探索更多关于这个故事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思想体验,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今天社会中的角色与身份等主题。如果你认为故事中还有什么可以添加以增加深度或广度,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