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豪放女李纯为何终生不立皇后的秘密
唐宪宗不册封郭氏,急怀了朝中大臣。皇后为国母,母仪天下。国家要没有国母,那会乱了纲常,天下不稳。于是元和八年(813年),百官多次联名上奏,要求宪宗册封郭贵妃为皇后。但是宪宗每次都只是笑笑,不听。
对于这个说法,我是深表怀疑的。这给人一种感觉,宪宗与那些花花皇帝一样,乐于终日流连后宫,不理朝政。但事实并非如此,唐宪宗在他当皇帝的十五年时间里,并没有过这样的劣行。不但没有,而且他还被称为唐朝最好的三个皇帝之一。哪三个皇帝呢?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当然,唐宪宗的儿子唐宣宗也应该挤进这个行列)。而且在他的手上,唐朝还实现了“元和中兴”。既然是这样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的皇帝,却为什么要做出有损国本,不立皇后的事情呢?
笔者认为,唐宪宗不立皇后,是因为藩镇割据问题。他需要依仗大量的地方势力,这些地方势力虽然帮助他打败了安史之乱,但也因此成为新的不大听号令的藩镇。他也不想让这些地方势力再度变成威胁,也就是说,他是在维护中央集权的一种方式。而这也是为什么他不能立郭贵妃为正宫,因为那会引起更多的地缘政治矛盾。
我们现在都知道一个戏叫做《醉打金枝》,香港还拍过一个电视剧。在戏里说的事就是郭贵妃父母之间的事情。升平公主嫁入郭家后,对公公爹郭子仪不尊敬。郭暖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一边揍一顿一边说:“你依仗你爹是天子是吧?那有什么了不起,我爹只不过不做天子而已!”公主被打后愤愤进宫,把这样的话向代祖告状,但代祖却默然说道:“如果他想当皇帝,你们家还有什么可拥有吗?”
然而,即便如此深沉考虑,在削藩之战中并未彻底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只不过把作乱的藩镇暂时压制了一下,而没能形成长久有效的限制措施,因此这场长达15年的削藩之战一直延续到穆宗登基。此前在穆宗去世后的几任君主中,她仍然保持着太后的尊位,可以看出她对政治影响力的巨大。
总结来说,从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个复杂的人物背景,他可能为了维护中央集权而选择放弃传统礼制中的某些规定,比如设立正式妻妾关系,以此来控制和减少地方势力的独立性。而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社会结构内部分裂严重的情况,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去维持政治稳定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这一切都是历史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了解古人心态的一个窗口,让我们继续探索下去,看看是否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物动态及其背后的原因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