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采薇我和诗经中的采薇的故事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总是会放一本旧书给我玩,那是一本翻盖的诗经。每当无聊的时候,我就会翻开它,看看那些古老的字和句子。其中有一首特别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采薇”篇。
那首诗很短,只有四句:
采薇于原,于原之原,
其华如雪,其实如莹。
采之者不多,贵甚众人。
匍匐数寻,不盈壶杯。
这首诗讲的是一种野生的植物——薇草,它生长在山野之间,以白色的花朵和细小的根茎为特征。诗中说它的花像雪一样洁白,它们扎根的地方好像珍珠一样光亮。这两种形容词给我的感觉是既美丽又神秘,就像是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在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却隐藏着深奥的意义。
我开始喜欢去周围的小山坡看看能不能找到这样的薇草。当时年纪轻轻,对自然没有什么了解,所以也就只是随意地走走停停,没有认真去找。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村边的一片树林里,有几丛奇怪的小植物从石缝间冒出头来。那时候,我还没学过什么植物,只觉得它们看起来有点像诗中的描述,就兴奋地告诉了大人们。但他们笑了一笑,说可能是我太想象了,也许真的有 薇草,但是要找到完整成熟的样子可难多了。
后来,我慢慢明白,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跟这个故事一样,不是我们常见到的那种明显的事情,而是在角落里、不经意间发生的事物。如果你愿意去发现,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未被发现、未被重视的小美好,比如那些不那么显眼却依然存在着生命力的 薇草。
现在,每当我看到或者听到关于“采薇”的话题,都会想到那个年代,我对自然世界最初探索的心情。那时候虽然不知道许多东西,但那种好奇和追求理解的心态,是我最宝贵的一份遗产。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下,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古老而微不足道的事物中获得一些平静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