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6年的春晚之夜似乎有一柄锋利的笔在舞台上游走每一次落笔都能勾勒出惊心动魄的画面就像是在问持有
古代有一种宝剑,叫尚方宝剑。这类宝剑由皇帝赐予给大臣,持有尚方宝剑的人就等于是皇帝的化身,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我们常在古装戏里看到这样的场面,当奸臣横行无忌,连忠臣都落了下风时,就会有一把神奇的尚方宝剑出现,然后正义伸张,奸臣授首,皆大欢喜。
正如有矛就有盾,有着这样一种金牌,被称为免死金牌。这个正式名称叫“丹书铁券”。它是由皇帝颁授给皇族、功臣、重臣等人,让他们世代享受优遇,或在犯罪后免于刑事处罚甚至赦免死罪。在北魏时期,大臣为了身家性命主动向皇帝乞求免死金牌。而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安定政局和安抚人心,就赐予柴氏“丹书铁券”并下旨厚待柴氏子孙。
明朝时期更是大规模赐予“金书铁券”,连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都获得过这样一块免死金牌。一个有趣的问题来了,当持有尚方宝剑的人遇到持有免死金牌的人时,这前者能不能杀掉后者?
答案是不能。这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尚方宝剣斩杀官员,有明确权限,而对监司、副将以下的地方官员,可以请出尚方刀进行斩杀;二,用尚方刀杀不该杀的人,将会遭受严厉惩罚,如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擅自擒拿岛帅毛文龙之罪处以凌迟之刑。
而且,大臣使用尚方刀后,还需要向皇帝打报告,如果认为滥用了还可能被追责。而对于那些持有的自由,可以说只有真正至尊无上的东西——即便是一位普通的大将,也无法轻易触碰这份特权。
然而,在历史上,对于这些高级官员,即使他们手握免死令,只要涉及政治斗争或其他重大事件,他们也同样可能受到牵连。比如朱元璋登基之后,他颁发了34块“金书铁券”,但是他也没有什么犹豫地将这34块“金书铁券”的大部分持有人,以各种理由给其清除掉,从而显示了最终掌控一切的是谁——即最高统治者的力量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