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友孙志宏京剧为什么女的演男的
从小,孙志宏就被卷入了京剧的世界,他父亲是一名擅长胡琴的港务局职员。家中经常能听到票友们的吊嗓声,12岁时,父亲请来了著名的孟昭霖来指导他。孟昭霖教导孙志宏,唱腔要清晰,不可“包音”或拖泥带水,更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为角色而唱,而非为了表演。而在节奏上,学习余派、杨派都需要紧凑,“一块板”的节奏是必不可少的。当孙志宏18岁时,他拜访了周福隽,这位71岁的老艺人是民间组织“余叔岩研究会”的会长。周福隽教授的是余派,并要求孙志宏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唱法,将之前学到的所有知识抛弃。他用坐标画出了每个字不同的位置,让孙志宏对每个字都有精确的地理位置感。这严格而细致的方法让孙志宏花费6年时间学习《乌盆记》、《战太平》、《失空斩》等12出戏直到周福隽去世。在2000年,随着杨乃彭成为他的老师,加上前人的累积经验,孙志宏终于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京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