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摸鱼儿雁丘词中的自然之美1270年1342年
我要讲述的是柳贯,一个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的全名是柳贯,出生于1270年左右,在1342年去世。他字道传,小名乌蜀山人,是婺州浦江(今天的兰溪横溪)人。柳贯博学多才,他对经史、百家、数学、方技和佛道之书都有深入的研究。在他的一生中,他担任过翰林待制,并且负责国史院的编修工作,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哲学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擅长书法和鉴赏古籍书画的人。
据《元史》记载,柳贯与虞集、黄溍和揭傒斯一起,被誉为“儒林四杰”。在1300年的元大德四年时,他被察举为江山县教谕,这只是他官职升迁的一个开始。他先后担任了多个职务,从教谕到博士,再到太常博士,每次都是因为他的才能而得到提升。在1324年的泰定元年,他被擢升为太常博士,对于朝廷中的各种重大典礼,都能根据古今来进行审慎考虑,这让人们都非常佩服他的精明细致。
到了1326年的泰定三年,柳贯出任江西儒学提举,但不久之后就回到故乡杜门,不再参与政治事务,只专心读书写作,教授门下弟子十余年。当朝廷需要人才的时候,他又被起用,为翰林院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直至去世前夕。在短暂的一生中,即便没有达到高级官职,但他的文艺成就却影响了当时整个文坛,有人甚至称他是“文场之帅,士林之雄”。
明代开国文臣宋濂,就是由柳贯所器重并培养的一个学生,而宋濂对于自己师从于柳贯的事迹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柳贯)读书博闻强记,无论是礼乐兵刑阴阳律历田乘地志字学祖谱老佛家的文献都通晓无遗……虽然我宋濂不够聪明,但得益于先生的教导。”除了这些著作外,还有一些作品如《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等,也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