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袁术权谋之巅
在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中,以勇无断著称的袁术,其实则是一个阴谋重重、权力欲望难以抑制的政治家。字公路,袁绍的庶弟,在讨伐董卓时,他负责押送粮草,但因妒才而不发给孙坚粮草,最终导致孙坚被华雄击败。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尽管孙坚最终能够调整战略,大败华雄,但这种缺乏远见和手段的决策,却昭示了袁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局限性。
191年,当他指挥孙坚去攻打刘表时,虽然目的明确,但结果却是令人遗憾的一场悲剧。孙坚在襄阳城前被黄祖射死,而后来收养了他的长子孙策,并利用玉玺换取兵马,最终一举平定江东。而 袁术得到了玉玺后,便宣布自己为帝,与曹操、刘备、吕布等人形成对立面,最终遭到四方联合的大败,被迫逃往汝南继续称帝。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走投无路的袁术,将帝号归于兄长袁绍,并计划投奔其子青州刺史袁谭。但就在这过程中,被曹操派来的刘备和朱灵军截住去路,无奈之下又退至寿春。在此期间,他曾试图前往雷薄和陈兰处寻求庇护,却遭到拒绝,加上士众食尽,他不得不再次撤军至江亭,只剩下三十斛麦屑可供生存。当天气炎热之际,他渴望蜜浆解渴却无从寻得,这份绝望终于让他承认:“我竟然达到了这个地步?”最后,因愤怒与挫折呕血不止,最终壮志未酬而卒。
陈寿评价道:“袁术没有一丝功绩,也没有一点善行,而只是因为狂妄自大,不顾义理,因此引起世人的同情。他虽恭俭节约,但还是无法避免覆亡。”“他奢侈浪费放纵,又荣耀不能自持,最终是自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