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历史上晒收入的官员

历史上晒收入的官员

官员财产公开一直是全国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古代官员中其实已有主动晒收入的,洪迈《容斋随笔》说,白居易“从壮至老,凡俸禄多寡之数,悉载于诗,虽波及他人亦然”。 白居易又是怎么晒的呢?当什么官,就把薪酬揉进诗句里。比如为校书郎,“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为左拾遗,“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贬江州司马,“散员足庇身,薄俸可资家”;罢杭州刺史,“三年请俸禄,颇有余衣食”;为太子少傅,“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如此等等,或直接,或间接,流露出达观、知足的心态。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白居易晒的都是国家给的那份儿,属于显性的。 并且,不仅收入,白居易从不到30岁时开始,自己每年添了一岁如何,也都写进诗中,一直到70多岁,年谱一样,乐此不疲。他的这种晒,跟今天的“微博控”差不多吧,自己芝麻点儿的事情都忍不住想和别人“分享”。 因为国家从来没有官员财产公开的要求,所 以即便有官员主动晒收入,也是各种各样的前提因素使然,白居易是喜欢这种玩儿法,又比如诸葛亮,要表忠心。 《三国志·蜀书》载,在著名的《出师表》之外,诸葛亮还有过一次“自表后主”,其中说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种晒,未知其前因,然显见是在佐证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不过这个晒,充其量还只是半晒,晒了不动产,动产则只字未提。 当然,今人半晒尚且不得,更不能苛求古人,愚意旨在认为,这种晒与财产公开还不可等而论之。诸葛亮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动产“如其所言”,表明他说的是实话。 而历史上间接被“晒收入”的官员就更多了,正反方面的事例皆数不胜数。正面的如西汉张汤。 《汉书·张汤传》 载,张汤被朱买臣他们逼得,“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它赢”。家人想给他来个风光大葬,一来财产不多,二来汤母有气:“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乃“载以牛车,有棺而无椁”。汉武帝听说了,感叹“非此母不生此子”。五百金,就是张汤的全部财产。又如霍光,“所食凡二万户”,这是工资收入,此外,“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统统加起来,才是他遗留财产的全部。反面的如唐朝的元载、宋朝的朱勔、明朝的严嵩、清朝的和珅等等,被查抄的财产有多少,都有比较明晰的账目。显而易见,等反面人物的财产“被晒”,今天倒是基本做到了。 前面说了,白居易的晒收入,跟今天打算推进的官员财产公开还根本不是一回事,只是无意中为后世保留了一份史料而已,虽然也有“立身廉清,家无余积,可以概见”的效果,虽然洪迈甚至认为:“后之君子试一味其言,虽日饮贪泉,亦知斟酌矣。”因为即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民间故事中的智...
《聊斋志异》中的幽灵之谜 在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笔下,出现了许多关于幽灵、鬼怪和神仙的故事。《聊斋志异》的每一个篇章都充满了对自然世界和人类心理的深刻探讨。...
战史风云 在中国古代神话...
龙,是中国神话故事传说中最为著名的生物之一,它不仅在文化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也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从远古时期开始,龙就已经成为了...
战史风云 历史的足迹从古...
一、古代文明的辉煌 在遥远的古代,中学生们必知的是那些璀璨的文明成就。比如说,埃及的金字塔,它不仅是建筑艺术上的奇迹,更是对人力智慧和技术水平的一次巨大展...
战史风云 耶路撒冷圣城的...
耶路撒冷:圣城的悠久历史与复杂纽带 宗教意义与文化多元 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之都,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它不仅是犹太人的圣地,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