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清朝真的没有昏君吗

清朝真的没有昏君吗

在清朝历史中有着一个说法,就是清朝的皇帝当中没有昏君,每一个都很勤政。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而晚清时期的同治皇帝就是位昏君了。同治帝喜欢出宫微行可谓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年仅十几岁的青年,长期微行,绝对不会那么老实的,不可能只听戏吃酒。同治帝的暴毙而亡,根据民间留言说就是因为外出染了梅毒导致的。

同治不到二十岁就翘了辫子,一生的事业,什么都提不起来。六岁做皇帝,亲政之前,是太后做主;亲政之后,似乎也是太后做主。自己当家的事不多,但重修圆明园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却是出于他的坚持。以当时那样的国力,修这样大的一个园子,本身就够荒唐的了,同治还声色俱厉地批驳臣子们的谏议,连位高权重、还是亲叔叔的恭亲王都挨了骂。一不高兴,就把十个最重要的大臣一股脑全部免掉,包括他的老师。

同治的荒唐,跟他所受的教育有莫大关系。清朝对于皇子的教育,一向比较重视,皇子偷懒耍滑,老师可以责罚,在上书房几年学下来,再笨的皇子,也粗通文墨。但是,到了咸丰这辈上,跟国运一样,皇帝生育能力也出了问题,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老子撒手归西又偏早,六岁的儿子,刚刚找了启蒙老师,就成了皇帝。

如果小皇帝孺子可教,也许老师还能当。但同治生性顽劣,缺乏悟性。如果能够正常教导,无论新法还是旧招儿,大概都会管点用。但对待同治,老师连句硬话都不敢说,只能责罚伴读,以求杀鸡儆猴。这招开始还行,时间一长,同治发现无论怎么折腾,都没人敢把他怎么样,于是又开始放肆起来。再加上,当时给同治找的老师,也不大会教。几位大师傅都是位高权重的相国级重臣,年纪老迈,满嘴道学,这些老头子连平常人都烦,何况小皇帝同治?但年轻一点的又都不乐意干。一来二去,同治的教育问题就被耽搁了。

那个时代的老师,没人懂儿童心理。几位皇帝的老师虽然都是翰林出身,科门高第,会读书,更会考试,但说到教书,却都只会背书、提问这些招数,他们根本不懂寓教于乐。

偏偏皇帝的亲娘是要强的西太后,她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期待很高,见儿子始终没有长进,急得要命,只能督促老师加油。但是,太后自己也不以身作则带头读书,还天天宣民间的戏班子进宫演戏,花样翻新,这边锣鼓一响,那边的同治怎么能坐得住呢?结果,直到同治17岁亲政,功课仍然一塌糊涂。

好在,同治有个特别能干的亲娘,对政务有着类似爱情的执着,强悍得有如奥特曼。任何人,有了这样的女强人做娘,基本上就别想有什么作为了,即便是皇帝,也没辙。所以,尽管同治不肖,朝政却该怎样还怎样,对大局影响不大。水大漫不过船,儿大扭不过娘。即使同治昏,只要他的娘不昏,天下就乱不了。

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昏庸的皇帝,就因为这个,没有留下恶名,而被人骂成昏君。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寂静之主与孤独...
在遥远的古代,天狗望月的故事便已流传开来,这个关于忠诚和爱情的神话,让后人敬仰不已。它讲述了一个守护夜空、永恒仰慕着月亮的天狗,以及那轮温柔而又坚定的光辉...
战史风云 神秘动物世界揭...
在中国神话故事的海洋里,有着无数被遗忘、被忽略却又深不可测的生物。它们栖息在古老的山脉之巅,潜伏于幽深的洞穴,甚至出现在平凡人的生活中。这类似于那些我们从...
战史风云 探索神灯里的梦...
在一千零一夜的辽阔世界里,神灯成为了许多故事中的象征,它不仅代表着财富和权力,更是梦想实现的途径。《神灯里的梦想》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主题,揭示...
战史风云 通过动画和漫画...
通过动画和漫画来讲述中国神话故事:效果如何?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技术的结合成为了一个极具创意空间。中国神话故事作为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