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邓子恢谈包产到户

邓子恢谈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又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可是这种体制在1961年时邓子恢在报告中提及,却并未的到认可,这是为什么呢?为何后来又被认为是很优秀的政策决定呢?一起去看看吧。

党的七千会后,我国社会、经济关系得到逐步调整。在农村,由原来以人民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以生产队为单位后,农民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于是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又在许多地方自发地搞起来。

1961年,安徽省委主张对这种形式进行支持和引导,当时负责农村工作的邓子恢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支持安徽省委的意见。

1962年7月9日、11日,邓子恢在中央党校作关于农业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邓子恢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他说,现在集体经济的经济管理大部分没有搞好,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表现在社员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责任制没有建立起来,派工不能因材施用,不能真正做到分工而又合作。

邓子恢主张要固定所有制,使所有权、生产权、管理权、分配权统一起来,都在生产队,使土地、牲畜、大农具都归生产队所有。邓子恢提出要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实行队(生产队)包产,组包工,田间管理包到户;对一些特殊的技术活,可以实行联系产量超产奖励的个人责任制。

他不同意把单独干活等同与单干,说:“认为集体劳动就是一窝蜂,单独干活就是单干,单干就不是,就是资本主义,这是不对的”。又说:“不能把作为田间管理责任制的包产到户认为是单干。”

然而,邓子恢的这些意见,在1962年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受到的批评,并被认为是刮“单干风”。

评论:事实证明家庭联产承包制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证明了包产到户的正确性,证明其并不是批评的刮“单干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实行,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传统农业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历史上的今天7月9日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笔头转啊转
楔 子 测验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多人都低着头盯着眼前的试卷,一动也不动,皱着眉头,将手中的笔一圈一圈地转动着。 他们都是在专心思考问题吗? 不! 假如你要问...
战史风云 我们可以从十个...
在浩瀚的世界历史长河中,民间故事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们不仅是人们传承文化遗产的手段,更是智慧与经验的结晶。通过这些简单而深刻的...
战史风云 女娲造人的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古老时代,世界是荒凉而黑暗的。人间没有生命,没有光明,只有女娲大娘一人。她聪明能干,又善良又慈悲,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个世界。 女娲大娘...
战史风云 哪吒我是哪吒你...
我是哪吒,你想知道我有多神奇?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我是一个神话中的小英雄,名字叫做哪吒,是观音菩萨的儿子。我的故事被世人传颂了千百年,每当有人需要帮助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