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苏德战争中苏联胜利的原因

苏德战争中苏联胜利的原因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苏联之所以能力挽狂澜,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雄厚的人力物力

1941年,苏联人口大约为1亿9300万。战争爆发后,苏联共动员了2960万人。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总兵力达到了1136万人。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飞机13.41万架、坦克10.28万辆、火炮和迫击炮82.52万门。

苏联在军备研发中占上风,使得德军在战争初期就因为双方坦克性能的差距遭遇了T-34危机。苏联还拥有航空史上单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伊尔-2攻击机和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等优秀装备。德军虽在战争中期研发了虎式坦克和MG42机枪等优秀装备相抗衡,但已无法挽回败局。

广阔的疆域为苏联抵抗德军侵略提供了战略纵深。苏联陆地面积为2227.4万平方公里,地跨11个时区。二战初期,虽然德军很快占领了欧洲各国,但却无法一口吞下庞大的苏联。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苏联政府仍控制着2/3以上的国土。此外,严寒的天气也增加了德军的后勤压力。

美英等国的大力援助

苏德战争期间,尤其是1943年以后,美英等西方国家给苏联以大量的援助,包括枪械、弹药、飞机、坦克、车辆等军用物资。如果没有这些盟友的援助,苏联要从1941年的大崩溃中恢复过来甚至击败德国,都将会更加的困难。

拥有先进的作战理论

苏联红军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早就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成功解决了组织与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战略进攻等一系列军事问题,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此外,苏联红军还涌现出了以朱可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和科涅夫元帅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统帅和将领。

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国防委员会,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为理顺指挥关系,8月8日设立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苏共向前线派去了150万名和350万名共青团员。战争期间,苏共吸收了531.9万名。

苏联人民的战斗精神

为祖国而战,很多苏联军民都为国奉献或英勇杀敌,涌现了以彼得罗夫斯基中将、马特洛索夫、卓娅、波克雷什金、帕夫柳琴科、阔日杜布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据统计,战争期间,苏联军民共有1.16万余人成为“苏联英雄”,700万苏联军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古朴的河流秦末...
一、江水滔滔,英雄隐匿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个真实的故事,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秦末乱世,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时...
战史风云 午夜电影盛宴窝...
在繁华都市的深处,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那里是夜晚最迷人的角落,人们在那里寻找着一场独特的盛宴——午夜电影。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口中的“窝窝影院”。这里不仅...
战史风云 清朝末代皇帝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七个妹妹,她们如同落叶,各自飘零,去向何方?韫英出生于家中大变故之年,被教养成传统格格,却婚后不幸福。二妹韫龢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的孙子...
战史风云 清朝后宫历史道...
人们之所说清朝衰落的罪魁祸首是道光,是因为清朝走向了衰亡,其实在道光在位前期,他是平定了新疆的张格尔叛乱,维护了边疆的统一,可惜到了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最终...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