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李善长生平简介

李善长生平简介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生平事迹

李善长(1314~1390)明初大臣。汉族,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少时有智计,习法家著作,推断时事,多有所中。元至正十四年(1354),投朱元璋幕下,掌。劝朱元璋效法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做法,以成帝业,于是,被任为参谋,参预机画,主持馈饷,倍受信用。他善于调护诸将,因材用人,使之各得其所。

朱元璋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以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从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其为参议,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由他裁决。后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

二十七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以李善长为右相国。他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1367),被封为宣国公。吴改官制,尚左,故李善长由右相国改称左相国,居百官之首。曾与刘基等裁定律令。

人物评价

朱元璋:“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

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张廷玉:“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

王国用:“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亲戚拜官,人臣之分极矣。藉令欲自图不轨,尚未可知,而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

毛佩琦:“李善长,才能杰出,功勋卓越。他被族诛时的罪名,都是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故居之谜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70多岁的李善长却与妻女弟侄七十余口,一起被冤斩,故居被抄毁。从此以后,李善长的故居与后裔成为未解之谜。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野史趣闻ppt...
揭秘历史的隐秘面纱:趣味横生的野史故事精选PPT 在我们熟知的历史教科书中,往往只会记录下那些光辉灿烂、宏大壮丽的事件,而忽略了许多微小却又充满传奇色彩的...
战史风云 邯郸籍烈士吕青...
新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头条寻人携手,共同致力于为在路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这些英雄们安葬于新乡县烈士陵园,而至今仍未能与他们的家属联系上。为了实...
战史风云 追踪新中国大人...
追踪新中国大人物背后的传奇:解读历史巨人的未经公诸于世的故事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纷纷投身到建设国家的大业中,他们的名字如同耀...
战史风云 探索中国历史网...
探索中国历史网追学网:解锁古今文化宝库的钥匙 中国历史网追学网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历史网追学网自成立以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整理和推广,成为了一个...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