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阮瑀为什么被曹操烧出山

阮瑀为什么被曹操烧出山

曹操听说了阮瑀的大名,便想让阮瑀出来做官,但阮瑀不想做官,拒不赴任。曹操三次派人去阮家求阮瑀入朝做官,共创大事业,阮瑀三次拒绝,并出言不逊:“我阮瑀只求一生与诗书为伴,绝不同曹操这样之人为伍。”

曹操求贤若渴,第四次派人请阮瑀,并令“如不来则加以,绝不允许逃避为国尽力之职”。阮瑀一听,心惊肉跳,趁机逃往深山茂林之中。曹操听到回报,十分生气,便派士兵放火烧山。山火熊熊,阮瑀实在无处可藏,只得下山,随士兵到许昌,听凭曹操处置。

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少年时代从学于蔡邕。蔡邕对于自己这个学生十分满意,称他为“奇才”。不能不说,蔡邕是极有识人天分的。建安七子之中,除却阮瑀,王粲曾经也为蔡邕所赏识,说是“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阮瑀虽然没有得到如王粲那般高的评价,但作为蔡中郎最为满意的学生,想不出名,也是不能够了。

然而人有盛名,有时候未见得是件好事。尤其对于阮瑀这种一心想要归隐山丘的人来说,这份名声反而成为了他的累赘。那时曹操求贤若渴,四处寻访人才,听闻阮瑀名声,自然不肯放过。他在《短歌行》里写得谦逊温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行动上却是粗暴直接,逼迫连连。《文士传》里记载,“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连见逼促,乃逃入山中。

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这简直就是一出强抢民男的把戏。司马懿也有类似的遭遇。曹操想要征辟他,司马懿以疾辞,不就,曹操不信,派人监视他。司马懿装瘫装了七年,终究还是漏了马脚,输给了磕死理的曹阿瞒,出来做了官——偏偏曹操将人逼出来了,还要说人家“鹰视狼顾”,颇有野心,后来果然被司马氏踹了江山,这才真是一语成谶,让人情何以堪。

司马懿的事,真假暂且压下不提,阮瑀出仕,裴松之还有另说。他为《三国志》作注,“臣松之案鱼氏典略、挚虞文章志并云瑀建安初辞疾避役,不为曹洪屈。得太祖召,即投杖而起。不得有逃入山中,焚之乃出之事也”。按裴松之的意思,开始曹洪想要请阮瑀出山,阮瑀以疾辞;

后来曹操征辟,阮瑀立刻相应号召出来了。“即投杖而起”这几个字简直神准,说得好像是阮瑀迫不及待地想要追随曹操似的。若这是真的,焚山一事,倒成了妄言。但从种种迹象看来,裴松之是在给曹操作粉饰。阮瑀是真不想做官。至少,不想做曹操手下的官。

由于阮瑀多次辞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宾客时,把他安排在乐队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气,不想阮瑀精通音律,即兴抚弦而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一方面歌颂了曹操的事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愿为曹操效忠的思想。曹操听完,大为高兴,请他做司空军谋祭酒官。从此以后,曹操军中檄文多出于他和陈琳之手。

建安十六年,阮瑀随军西征关中,曹操请他代笔写一封书信。他骑在马上沉吟片刻,挥毫点就,呈给曹操。曹操提笔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损半字。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政治权力的斗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都有着无数关于权力斗争的小故事,它们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更是我们今天可以从中学习和思考的地方。特别是在中世纪时期,随着...
战史风云 明朝的兴衰与命运之轮
明朝的建立与巩固 大明王朝,源自明太祖朱元璋的起义军,经过多年的征战,最终在洪武年间(1368-1398)统一了中国。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
战史风云 东方神秘揭秘中...
东方神秘:揭秘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奥秘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又一个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宇宙运行的寓意。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或教育,而...
战史风云 清朝太后住的宫...
在历史的长河中,太后们的宫殿有着不同的命名和故事。明朝时期,慈宁宫被认为是太后的主要居所,这一地点在现代的影视作品和文学著作中常常被提及,如琼瑶的电视剧《...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