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带罩子让他捏了一节课老师的无奈与学生的尴尬
记得那天,我没带口罩去上课,结果老板让他捏了一节课。说起来,这个“捏”字用得好,既形容了老师的无奈,也透露了学生的尴尬。
我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都戴着口罩,有的甚至还有额外的防护措施。我心里想:怎么办?这可不行啊!但我还是决定坐下,不要引起太多注意。毕竟,那时还没有全国范围内佩戴口罩的强制要求呢。
然而,当老师开始讲解新知识点的时候,他突然停下脚步,看向我的方向。他眉头紧锁,眼神里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我知道自己犯错了,但我也觉得有点委屈,因为我真的忘记带上了。不过,这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我想。
老师温柔地对我说:“你可以先出去,然后再回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宽慰和理解。但当他走过来准备拿起我的作业本时,我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我意识到,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不仅是我的脸红到了耳根,还可能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情绪。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我站起来,说:“老师,您看,那个窗户……它是开启的。”虽然这个理由听起来有些牵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它确实提供了一线希望。老师考虑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嗯,你赶快去外面吹吹风,再来吧。”
于是,我匆忙离开教室,在门外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当回到教室后,大家都纷纷抬起头看着我,只见我已经换上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号口罩。那时候,我们学校刚好有备用的口罩供应给需要的人员,所以这也成了一个小小的心理安慰。
回顾那段经历,现在想来,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作为个人所承担的一部分责任,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人的情绪。在那个特殊而又简单的事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尊重、健康安全以及生活中的应变能力。这场小插曲,让我们明白,即使是在日常琐事中,也能学习到宝贵的人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