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郡
琅邪郡,又作琅琊郡、琅玡郡、琅琊郡,中国古代的郡。在今山东省东南和江苏省东北部地区。
秦朝始皇帝置,治所在琅邪县(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
西汉移治东武县(今诸城市),置有铁官、盐官。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新朝时曰填夷。属徐州刺史部。户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六十,口一百七万九千一百。有铁官。下辖五十一县、侯国。新朝天凤四年(17年)郡人吕母、樊崇、逄安等相继起义于此。
东汉建初五年(80年)改置琅邪国,治开阳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北),辖境约相当今山东省沂山及诸城、黄岛以南,沂水、临沂、兰陵以东,临沭、莒南以北,东至海。初平三年(192年),琅邪顺王刘容去世后,琅邪国绝封。建安十一年(206年),权臣曹操为了削弱宗室废除了一些封国,但感念刘容弟刘邈于自己有恩,复立刘容子刘熙为琅邪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熙因为想投靠军阀孙权而被曹操诛杀,国除。
东晋后复为郡。北魏移治即丘(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故县)。
南朝齐设置南琅邪郡,在今江苏省。
隋朝开皇中废,大业初复改沂州为琅邪郡,治所在临沂县(即今临沂市)。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沂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琅邪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废。
秦朝始皇帝置,治所在琅邪县(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
西汉移治东武县(今诸城市),置有铁官、盐官。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新朝时曰填夷。属徐州刺史部。户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六十,口一百七万九千一百。有铁官。下辖五十一县、侯国。新朝天凤四年(17年)郡人吕母、樊崇、逄安等相继起义于此。
东汉建初五年(80年)改置琅邪国,治开阳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北),辖境约相当今山东省沂山及诸城、黄岛以南,沂水、临沂、兰陵以东,临沭、莒南以北,东至海。初平三年(192年),琅邪顺王刘容去世后,琅邪国绝封。建安十一年(206年),权臣曹操为了削弱宗室废除了一些封国,但感念刘容弟刘邈于自己有恩,复立刘容子刘熙为琅邪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熙因为想投靠军阀孙权而被曹操诛杀,国除。
东晋后复为郡。北魏移治即丘(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故县)。
南朝齐设置南琅邪郡,在今江苏省。
隋朝开皇中废,大业初复改沂州为琅邪郡,治所在临沂县(即今临沂市)。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沂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琅邪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