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15日皮纳图博火山爆发
皮纳图博火山(Pinatubo)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经120.35°,北纬15.13°,海拔1486米。
1991年6月15日的爆炸式大喷发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喷出了大量火山灰和火山碎屑流。火山喷发使山峰的高度大约降低了300米,并向平流层中喷射了两千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减少了地球上的10%的阳光,结果导致了地球进入了两年的火山冬天。
喷发历史
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火山学家对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做出了预测,从而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然而,猛烈的火山喷发还是造成了1202人死亡和50亿比索损失。
皮纳图博火山未发现火山喷发的历史记载,地质学家对皮纳图博火山沉积碎屑进行年龄测探,其中最年轻的为1450±50年。
根据上述年龄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把皮纳图博火山划为活火山。
1991年4月2日,发生了蒸汽爆发。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接到报告后开始对皮纳图博火山进行地震和光学观测。
但糟糕的是,这是人们首次对皮纳图博火山进行监测,没有地震活动背景资料,很难区分正常地震活动和异常地震活动。
当地震群频繁出现,蒸汽不断喷发,人们才确认了事态的严重性。
在菲律宾火山专家的邀请下,4月23日3名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加入了皮纳图博火山监测的队伍,并带去了先进的仪器。
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宣布进入最高警戒,同时提出一个20公里的疏散半径。
大约有25000人从离火山最近的村庄撤走,有约14500名家属和随从人员从火山附近的美军克拉克军事基地搬走。
1991年6月15日下午,正当台风经过时,皮纳图博火山最强烈的“普林尼式”喷发开始,火山碎屑流沉积填满河谷,一个巨大的火山灰和气体烟柱进入大气圈,使得台风强度迅速减弱,并形成了一个直径2.5公里的火山口。
为了预防更强烈的喷发疏散半径增加到40公里。
然而,台风和雨使火山灰又湿又重,降落到人口稠密的地区,约200人死在压塌的屋顶下。台风加剧了火山泥流,增加了死亡人数。
对人类影响
皮纳图博火山周围生活着1万多土生土长的山民,近百万人生活在附近三个省的城镇和军事基地。
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的成功预报极大的减少了人员的损失。
在火山监测、预报和疏散过程中,一个巨大的障碍是人们的怀疑态度,因为即使在最年长者的记忆中也从未有过火山喷发的经历,甚至也没有听到他们的长辈提起过。人们不相信火山会真的喷发。
事实上在世界上大多数长期休眠的活火山周围,人们普遍缺少对火山灾害的危机意识,其中也包括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影响,它向平流层中喷射了两千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减少了地球上的10%的阳光,结果导致了地球进入了两年的火山冬天。
对气候影响
斯密森火山研究所Newhall和Self确定的火山活动指数(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VEI)为6级.火山爆发将5 km的火山灰喷射到了18~30 km的高空,最高达到了40 km,其中包括约17 Mt(兆吨)的SO2(2倍于1982年4月爆发的厄尔奇冲火山),3 Mt的Cl2,42 Mt的CO2,491 Mt的H2O和大量其他气体。
根据卫星监测,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气溶胶经过3周环绕了整个热带地区,并迅速向两极扩散,到1992年年中已覆盖地球表面.陈洪滨等人指出全球纬向平均的光学厚度达到了0.1,比平静年份的值几乎大2个量级,在南极雪块中都明显存在皮纳图博火山灰的证据。
杨权理等人通过分析北京地区的臭氧总量表明厄尔奇冲和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北京地区臭氧总量的减少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北婴和吕达仁利用天光光度计监测了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前后北京地区的气溶胶变化,反演得到的北京上空平流层气溶胶在0.7μm波长的光学厚度在1992年4月之前都大于0.1.北京、郑州等10个城市的大气柱光学厚度在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的增幅都达到了0.041~0.295,晴天的短波直接辐射减小了6%~35%。
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到平流层的气溶胶不仅对全球辐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还对平流层的化学过程有重要影响.Johnston等人和Koike等人分析探测资料表明火山爆发之后平流层NO2发生了显著的减少,并伴随着HNO3浓度的增加.这种变化表明比较活跃的氮元素(如NO2)。
被还原成了不太活跃的形式(如HNO3),而HNO3又有助于提高Cl元素(ClO等)的活性,其活性相对于惰性较强的HCl要高。当时的观测表明,实际减少的臭氧明显比火山喷发到平流层的Cl元素所能消耗掉的臭氧要多。此外,Dlugokencky等人和Etheridge等人指出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10年比前10年大气中的甲烷增长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