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秀骨清像是哪位画家的风格

秀骨清像是哪位画家的风格

陆探微的绘画风格经人总结为“秀骨清像”,多指所绘宗教人物画所表现出来的面目清秀,棱角分明的艺术特点。看待事物应结合所处背景,因此,陆探微的绘画风格是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的时期,艺术总是与其所产生时代的上层建筑即、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时期,也对中国绘画和审美基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背景与文化融合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纷立,各国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名士少有能全身避害者,整个社会人民历经沧桑流离。但战乱是一把双刃剑,虽给社会造成破坏,同时却也促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且当时士族的产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从地域上看,秀骨清像兴盛于南方,而后波及各地。当时北方战乱不断,而江南一带相对稳定,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火的侵扰,纷纷南迁,使南方得到发展,成为、经济重心。由于经济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这时期的艺术也逐渐失去了北方黄土地孕育出来的质朴、粗犷、雄浑,取而代之的是富于浓郁南方味的玲珑聪慧、尚新尚美、着意雕琢,似乎接近了世俗,又让人觉得是更高深的超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画的美学观念,陆探微的“秀骨清像”正是这种观念的产物。

魏晋玄学与崇尚自然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之下,使得儒家思想已不能再独自去垄断当时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带有“自然”“清静”“虚淡”的道家思想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同时玄学也开始诞生发展,走上了历史舞台。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反复强调的虚静之心,都与士人的精神追求相吻合。人们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清静无为的玄学被推崇。“玄”字取义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时人开始追寻较为虚无的精神状态。

士族引领的“病态美”

“秀骨清像”即人物的形象清瘦秀丽,身材修长、腰细、苗条,总的来说是带有阴柔美的人物造型。因此可以认为,这种崇尚肤色白皙,体型清瘦文弱,带有女性化阴柔美的人物造型,其實是有点病态美的。

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喜欢这种“病态”的形象呢?除了以上分析的历史背景、文化等原因,应和那时人们的健康水平有一定关系。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的平均寿命很短,在此就不一一举例。造成其早夭的原因,首先是当时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战祸、饥馑和瘟疫流行,医疗水平低下;其次是人们对现实悲观失望,自然影响健康。

可是为什么连生病也受到欣赏呢?因为魏晋南北朝是个士族社会,有社会名望的士大夫,一举一动乃至生病,都为世人赞赏而且盲目仿效。那个时代,人们对美丑的爱憎极为强烈分明,连妇孺都狂热过火地表示对人物美丑的爱僧。在魏晋名士中,有许多是文献有记载的美男子。例如何晏、王濛、卫玠都是长相清秀的美男子。名士的“美姿容”魅力如此之大,自然“秀骨清像”也就成了当代仪态美的标准。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听风者结局终章...
终章:沉默之声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故事注定是悲剧的结局,而听风者正是这样一个故事的象征。 他们曾经拥有希望吗? 在一片无垠的荒野中,听风者如同一群失落的灵...
战史风云 清朝宁死不割让...
1、在中国文化中,松树与仙鹤的组合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人们把松树看作坚定、贞洁和长寿的代表,而仙鹤则被认为是吉祥的标志。 2、丹顶鹤作为一等文禽,在中国历...
战史风云 东林党谱明朝权...
东林党:明朝末年的权力争夺战 大佛背后的阴谋:揭秘明代权势交替 在那片被历史尘封的江南,一个名为“东林”的书院静静地躺在宋代的基石之上。公元1604年(万...
战史风云 明朝真的很黑暗...
1382年,朱元璋在这关键时刻设立了锦衣卫,这个强悍的宫廷禁军不仅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更是为了消除那些可能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的功臣。通过巧妙地罗织罪名,...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