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声名狼藉的典故

声名狼藉的典故

声名狼藉的意思是: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含贬义。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蒙恬大家都知道他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大将军,为什么他会被弄的声名狼藉?这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悲惨故事?

秦始皇在世时,十分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老师。

有一次,赵高因为受贿舞弊,犯了大罪,刚好蒙毅受理这个案件,蒙毅对赵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处赵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却念赵高是个人才,并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还为他恢复了官职。

赵高因此对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将军恨之入骨。后来秦始皇出宫巡游,在途中染疾病死。此时本应由公子扶苏即位,可赵高却乘机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为秦二世,并用阴谋手段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害死。

赵高掌握了朝廷大权后,对胡亥说:“先帝在世时本打算立你为太子,蒙毅不赞成。于是立了扶苏,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则会有后患。”胡亥听了,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蒙毅。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过劫难,便大骂了赵高一通,说道:“从前秦穆公杀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了良臣,他们的名声在诸侯各国间非常坏。希望皇上要引以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说完,蒙毅而亡。

◎故事出处:《史记·蒙恬列传》司马贞索隐:“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出处的成语意思是:名声在诸侯各国间非常坏。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三国演义人物-...
蜀汉之巾帼英杰:吕雉与卓文君的故事再现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不仅有着一系列著名的将领,如关羽、张飞和刘备等,他们以勇猛和忠诚闻名遐迩。然而,在这片历史画卷上...
战史风云 扶摇皇后逆袭之...
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有一个名为扶摇皇后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子如何从低微之处崛起,成为一代帝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无法直接阅读这部小说,因为...
战史风云 战云之下绝境中的英勇
战云之下:绝境中的英勇 在二战时期,世界陷入了无尽的战争和混乱。然而,在这场浩劫中,也诞生了无数令人敬佩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人类在极端条件下的坚...
战史风云 巨龙骑士的传说...
在遥远的古老文明中,有一段关于巨龙骑士的传说,它跨越了千年的时光,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经典故事。巨龙骑士的名字叫做阿尔法德,他是一位英勇无畏、忠诚不渝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