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120 陶侃运砖头源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在社会中流传千古
自从祖逖去世,东晋王朝便接连经历了几次动荡。晋元帝为了削弱王氏的势力,王敦发起叛乱,他不仅杀掉了一批反对他的高官,还攻占了建康。随后,晋明帝即位,但王敦再次发动攻击,最终病死于战场。
到了晋成帝时期,镇守历阳(今安徽和县)的苏峻造反,将军队带入建康。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大臣们束手无策,只能依靠荆州刺史陶侃出兵,最终在两年的时间里平息了苏峻的叛乱。
当初陶侃曾是王敦的部下,在立下战功后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一段时间后,由于有人嫉妒他,他被调往广州,那是一个偏远地区,这实际上是降职。但陶侃并没有气馁,每天早晨会搬运一百块砖头到房外,然后晚上又将其运回屋内。这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惑,不禁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陶侃严肃地回答:“虽然身处南方,但我心中始终念及收复中原。如果懈怠惯久,一旦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又怎能承担重任?”他解释说,这些行为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权者意识到陶侃的能力与忠诚,并最终提升他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在他的归来之后,荆州百姓都欢欣鼓舞庆祝着他的归来。
尽管官位升高,但陶侃仍保持谨慎小心。他亲自检查各级事务,从不放松警惕。他常说:“大禹是一位圣人,即使爱惜寸光,也比我们这些凡人更有智慧和能力,更应该珍惜每分每秒,不可贪图安逸。如果生前无益国家,或死后无美名,那不是自暴自弃吗?”
当一些官员因喜好饮酒而荒废公务时,陶侃愤怒至极,他命令收缴酒器赌具并扔进江水,再加以鞭打。这种严厉措施让大家都害怕起来,无人敢再轻视工作。
一次偶遇一个过路人在摘未成熟稻穗玩耍时,陶侃勃然大怒斥责此人的鲁莽行为,并令其受罚。这事件激励人们更加勤劳种植,使得整个地方变得富裕起来。
由于位置临近长江,其政府常需造船留下的木屑竹头。不过这通常会被清理或焚烧,而非存放在仓库里。当有人问及此举目的时,他们却不得不服从命令。而最终用途则是在新春节期间铺设道路,以及用于制作竹钉等用途,此举赢得了人们对他的赞赏,因为它体现出了考虑周全的一面。在四十一年带兵生活结束之前,由于他的执法严明和认真处理事务,他获得了众人的尊敬,如同“路不拾遗”的治国境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