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人物的趣闻揭秘玉不琢不成器的太监传奇
太监的踪迹在中国历史中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殷商王朝即有“寺人”的记载。这些早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而是在东汉之后,才逐渐成为皇宫中的专门人员。他们之所以被选为宦官,是因为在宫廷内外都需要稳定的力量来维持秩序,同时也为了防止宫廷不必要的混乱和秽乱。
唐代诗人唐甄对太监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他指出太监们长得臃肿、弯曲,如同长了瘿结,他们的声音稚细而又尖锐,不像人的身体;没有胡须却不是女人,没有生气,也不是男人。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格特质,即冷酷险狠超出常人的许多倍。
鲁迅在《坟?寡妇主义》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这正是由于他们失去了性能力,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这种独特的人格特征。
从秦朝开始,有些宦官因受皇后宠幸而权势显赫,但一般来说,这些宦官都是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或是处以宫刑或从民间百姓中挑选年幼子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更加详备,对于一些朝代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太监这个称呼,在隋唐以后才出现,它最初用于指那些地位较高的大内监。在明代,由于权势日增,全体宦官都被尊称为“太监”,这就成了一个代名词。通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我们看到了太监们如何参与王公贵族生活,又如何卷入复杂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大多数衰亡与太监作乱有关,这使我们认识到这一制度下牺牲者,或沉于地狱,或平步青云,在两千年的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