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的奠基人中国经典故事中的物品场景
窦太后(公元前205-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她年幼应召入宫。
公元前195年,当时高祖刘邦驾崩,由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而窦氏也在选中之列。她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便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但宦官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并深得二十岁的代王刘恒喜欢。
代王原来的妻子生了四个儿子不久便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其原妻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故。文帝即位不久,将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并封窦姬为皇后和馆陶公主,而幼子的刘武先封为代王,然后又封为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亡,被追封安成侯和安成夫人,在家乡清河郡设立陵园,其规格与薄太后的灵庙相同。在景帝登基後,为表孝心,她填其父所坠渊而筑起大坟于观津城南,以此示人间号称“青山”。
窦后的兄弟二人,有兄长叫做窦长君、弟弟叫做广君。一开始,因为家庭贫困,小小年纪便被掳卖到了外地,最终来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他替主人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大约百多人在睡觉时突然一片崩塌,只有少君幸免。他跟随主人回到长安,在那里听闻新封皇后的姓氏是“窦”,原来籍贯在观津。他将这些事写下来并交由人转交给了皇后。不料,他竟然找到自己的亲姐姐。这两兄弟都受到重赏,被安排住在京师,并请有德行的人陪同教育,使他们变得谨慎礼貌,不敢以贵族身份傲慢对待他人。
当她生病失明之后,她成了汉景帝即位后的皇太后,因过度溺爱幼子的刘武,对他的赏赐无数,而且几乎愿意让他登上皇位。但最终因为其他人的阻止才作罢。此事发生在初元三年(前154),那时候还没有正式立定储君。在一次家宴上,他曾经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江山传给你。”这使得大家以为会有一场权力的变更,但最终未果。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所引发,这些情感关系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