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的童心大师
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公元前195年,当时的高祖刘邦驾崩,其妻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她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然而,由于她希望能到赵国去,所以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位宦官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了去代国的花名册里。她于是去了代国。在那里,她深得二十岁的代王刘恒喜欢,并生下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当代王成为汉文帝后,他原来的代王后的四个儿子相继病故。文帝即位不久,将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并封其为皇后,而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再次封为梁孝王。
窦皇后的兄弟二人,有兄窦长君和弟窦广国。一开始,因为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但最终因记忆力惊人的事迹被识破,最终重获家族之爱。而在之后,不仅两兄弟得到安置,还被请来京师教育,他们成为了谦让有礼的大臣,不敢以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随着时间推移,在公元前157年,当时尚未立太子的景帝对自己的弟弟极尽溺爱,以至于曾口头承诺将江山交给他。但是,这一计划最终并未实施,而是由其他手段决定了历史走向。此外,此事件亦反映出天子的感情多变,以及权力的复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在亲情与权力之间挣扎的人物,也无法抗拒历史所赋予他们的地位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