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红色经典故事3一5分钟的文景之治奠基人
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当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时,她年幼应召入宫。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其皇后吕雉操纵国政。当时,每个诸侯王赏赐五名宫女,而窦氏也在选中之列。她希望能去赵国,但宦官误将她名字放入代国花名册里,最终去了代国。在那里,她深得二十岁的代王刘恒喜欢,与其生长女刘嫖及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相继诞生。
文帝即位后,将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并封窦姬为皇后。随着文帝病逝并由景帝继位,窦皇后的地位转变为皇太后。她过于溺爱幼子刘武,不仅给予他大量赏赐,还想要让他登上皇位。不过,这次计划因被她的弟弟窦婴阻止而作罢。
另外,由于家境贫困,小弟弟窦广君在四五岁时被掳掠贩卖到外地。他历经多次更迭最终来到了宜阳,在那里替人家挖石炭。一天,一场山崩使得所有睡觉的人都压死了,只有少君幸免。他最终回到长安,被他的姐姐识破身份,并受到重赏和教育,使他们成为谨慎礼貌的君子。而当大哥失明并去世之后,他继续担任辅佐者角色直至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