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贡献的名人事迹刘师阁的传说
在隋朝的末年,河南汝州庙下镇东的刘家馆里,住着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美丽少女。自幼便琴棋书画通晓,无人不爱。这位少女随父母来到长安定居,但随后父母相继去世,她孤独一人无依,只得跟随哥嫂留在长安。在隋朝灭亡后,哥嫂也相继离世,这位少女独自一人,看破红尘,便决定出家成为一名尼姑。
她带着从刘家馆亲手种植的白牡丹花到庵中,以此表达自己的献身佛教和洁身自好的决心。经过她的精心照料,那些白牡丹长势喜人,一株生满了千朵花,每朵花都大如尺,重瓣高楼一般,呈现一种微带红晕的纯白色,让人联想到美人的肌肤和童子的玉面。不论是谁看到这片花海,都赞叹其美而称颂。此景每当四月盛开时,便吸引众多信女前来此地拜佛欣赏,并以这些花作为供品,这样的香火自然越来越旺盛。
因此,这种特别的牡丹就被命名为“刘氏阁”,又简称为“刘师阁”。这个品种不仅在原地流传,还传到了四川天彭、山东菏泽等地,其芬芳远播,使得它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件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