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旧时商家悬挂的招牌物品图

旧时商家悬挂的招牌物品图

在那个不太发达的时代,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会用各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商品。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悬挂招帜,这种做法在郑州非常普遍。这些招帜通常是用彩色布料缝制出来的,上面绣有店铺的名字或者广告口号。由于那时大多数人识字有限,用到图画和简短的话语来展示商品,就能让远处的人一眼就看清楚,从而吸引顾客。

在旧日郑州街头,你可以看到几种不同的招帜:

酱油店:比如“鸿兴源”和“有恒”的酱菜园,他们的门前挂着方形木牌,上面写着“酱园”和“酱”,下边还有表示产品质量的字样。

中药店:东大街和南大街上集中了很多中药铺,其中最常见的是带有“杏林春色”的招帜。这一称呼来源于三国时期的一个医生董奉,他热心帮助病人,不收费,只要病人为他栽植几棵杏树。他栽下的杏树年复一年成林,因此人们开始用这个名词来称赞医生。

西药房:到了20世纪30年代,郑州的西药业发展迅速,有十几家卖西药的小店,最终发展到50多家。当时因为买来的药品来自京沪津等地外国洋行,所以这些小店门口都挂着标示自己是大型西药房或仅仅是写上“西药”。

当铺:早年的当铺柜台高高立起,当事人站在下面看不到柜台上的物品,但门栅上总有一块方形黑漆木牌,上书白色或刻金色的“当”字。

鞋帽店:过去闹市区开设的鞋帽店,都会悬挂方木牌,上面画有帽子、靴子或平底鞋图案,或直接摆放出真正的手工制作出的帽子、靴子、鞋子的模型放在门前供人观看。

钱庄:东大街和南大街最早的一些钱庄,门前都会悬挂仿金属摞铜币模型,并加以装饰,顶部还会附上标签写着“流通元宝”。

酒馆: 由于交通便利,那里聚集了各省商旅,因此各种风味饭馆也较为常见,如南方饭馆会悬挂标记其菜肴来源,如"闽菜"、“江浙菜肴”,本地饭馆则可能展示自身特色,比如"豫菜名店"等形式。

理发厅: 旧时剃头挑子的两侧往往会搭配磨刀布,这个习惯据说源自皇帝颁布的一项圣旨,以此确保剃发整齐美观,从而演变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形式。

石磨坊: 在那个时候,由于生活用品需要大量使用石磨设备,如磨房、碾房、豆腐坊以及醋坊等,在迎河街和顺河街(现解放路)两侧也有许多石匠经营出售这种工具。而他们门前的招牌通常只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大字——"磨”。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故事背后的智慧...
在中国现代名人励志故事中,李开复无疑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他的名字常常与“逆袭”、“坚持”和“创新”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自己的事业奋...
战史风云 传统小故事简s...
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简短的小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哲学思考。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娱乐人心,更能够启迪人们的思维,让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智慧。《灵犀...
战史风云 中国近代历史小...
我亲自翻开的那些旧日篇章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破旧的书,封皮都快裂开了,但我总爱拿出来翻看。那是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小故事书籍,每一篇都是一个小小的传...
战史风云 发明于宋朝时期...
宋朝商业发达,人们生活多姿多彩,衣食住行都很丰富。其中,中华美食不可忽视。现代人观影必备的爆米花,其实就是宋朝时发明的。 爆米花也是发明于宋代,范成大在《...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