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明代士大夫偏见误国案例分析以杨继盛为例

明代士大夫偏见误国案例分析以杨继盛为例

《明代士大夫偏见误国案例分析:以杨继盛为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虽然对孔孟之道了如指掌,心系国家,却也常陷入教条主义和机械思维的泥沼。面对复杂问题时,他们往往采取简单化的做法,这些出自一片好意的行为却不免造成国家失去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给人民带来严重后果。明朝处理与俺答汗求贡事宜,便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

俺答汗是一位在明朝中后期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部首领。他东征西讨、战功显赫,在继承父兄基业基础上逐渐成为蒙古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盟主。在元帝北逃之后,明朝与北方蒙古族之间关系始终不稳定,影响了南北贸易交流。单一畜牧业使得蒙古族人民陷于极端困境,加之人口日增、用度日增,用度极高,无力发展手工业,只能依赖汉地物资。要想得到汉地物资,只有两种途径,一是贡市贸易,一是抢掠。

俺答汗作出了明智选择——求贡,如果求贡不成,则转而为抢掠。在他成为“索多汗”并控制蒙古右翼诸部之后,他一次又一次伸出橄榄枝,但他的请求却未被接受。

嘉靖二十年秋(1541),俺答派使者石天爵向明廷提出通贡请求,并表示愿意邀请边防军官共欢宴,又严惩过往抢掠汉人衣粮之部下,并将抢来的东西归还。然而,兵部倾向同意边臣意见,但最终被嘉靖皇帝打回票,再议结果兵部调子180度大转弯,大谈“虏多诈,其请贡不可信”,反而决定坚壁自守。此举激怒了俺答,使他发起内犯,被迫再次宣布停战,以六月全军进攻山西。这次战争导致大量民众死亡,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此后类似的故事重复发生,不论是在遣使求贷还是运气较好的情况下,都无法通过朝廷那关,最终导致战争不断加剧双方仇恨深化。

直到隆庆四年(1570)九月,把汉那吉因私情投奔明朝,这让苦等和平契机已久的君臣如获至宝。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保证和平能够持续,因为一些人的恶习难以根除,而忠臣们则继续反对通貿易。这就使得马市很难持续下去,最终再次关闭,从此再无希望实现长期和平。

最终解开这个戈登结的是一个桃色事件,即把汉那吉的一段私情引发的事变,让双方达成了最后协议,将把汉那吉放回,与俺答通貿易,以此作为筹码交换白莲教叛徒赵全等人的归还,以及其他条件,此乃上策。而这份协议标志着战争结束,为双方带来了暂时和平。不过,这只是短暂的一刻安宁,因为历史从未停止,它总会找到新的冲突点重新开始其旋律。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水浒传中的英雄...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与时代背景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梁山好汉的故事通过《水浒传》这部杰出的作品得到了最为广泛和深入的描绘。作者施耐庵以其独到的艺术手法,将众多...
战史风云 宋代的绘画风格...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和艺术鼎盛的时期,其绘画也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从早期北宋到晚期南宋,宋代的绘画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内容、技法等...
战史风云 宝藏地图上的古...
在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里,有一座被传说中的宝藏覆盖的城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天空中星星点点,月亮如同银盘挂在云端之上。这是一个儿童睡前故事简短...
战史风云 明朝的繁荣与衰...
明太祖朱元璋篡夺了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这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明太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废除科举制度,重新设立乡试、会试和殿试等考试...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