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平定三藩摘抄一篇神话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254
康熙帝幼年即位,辅政大臣鳌拜专权,导致朝政混乱。康熙帝亲政后,大力整顿朝纲,奖励生产,惩治贪官,使清王朝逐渐强盛。然而,南明末年的三藩之乱仍旧威胁着清室安宁。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作为投降的明将领,被封为藩王,但他们逐渐骄横,不听中央指挥。这三个藩王中的吴三桂最为强悍,他控制了云南、贵州一带的兵力和财政,对清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先是同意尚可喜回辽东老家,而不是让他的儿子继承平南王爵位,这触动了吴三桂和耿精忠,他们也提出撤销藩王称号并回到北方,但康熙帝识破了他们的虚伪,并在公元1673年同意吴三桂撤销藩职。这一步骤实际上是引蛇出洞,让吴三桂暴露自己的反叛意图。
随后,在1681年,当清军分路攻克昆明时,吴三桂病死,其孙子被俘,最终平定了这场持续八年的叛乱。此时正值庆祝胜利之际,却传来沙皇侵犯边境的消息,这迫使康熙帝转移注意力到北方边境事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