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士野史趣闻五路财神与张荷包的反复故事
在清朝的南京秦淮河畔,张家弄里住着一位名叫张的穷秀才。他老婆宛氏擅长刺绣,为丈夫织了一块精美的荷包,这成了街坊邻居取笑他的玩意。他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张荷包”。
有一年大年三十夜晚,张秀才夫妻俩看了米缸空荡荡、灶下无柴,不知如何过这个寒冷的冬日。于是,他带着那块珍贵的荷包去永安当铺换钱。当铺里的朝奉见状,就戏谑地对他说:“你拿个荷包来当,当是不是穷开心啊?”面对这样的侮辱,张秀才只能忍气吞声地说:“请您行个好,让我过一个好年的吧。”
朝奉出于脸面上的考虑,最终同意给予二十文钱。收到钱后,张秀才买了一斗米和二斤萝卜回家。这时,他又想到了柴火问题,便和夫人一起劈开隔壁夹板,却意外发现里面藏有大量元宝。
从此之后,夫妇两人生活得风生水起。那只刺绣荷包也被赎回家中。不久,宛氏为張生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儿子,他们都感到非常高兴。
随后,在宛氏的一催促下,張秀才决定开设自己的当铺,以接济贫困之人。而就在这时候,一场奇遇发生:四个人抬着一副棺材中的死者来到店内,说要将其当掉。尽管这是大年三十,但为了维护信誉和正义,張秀才坚决让朝奉按照死者的要求付出八十文钱。
事情传开后,因为那棺材里的金人标记为“五路财神”,人们纷纷传言好心有好报,从此“五路财神”与“张荷包”的故事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在这段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做人的原则和诚信,而好的行为往往会得到天助,使人获得不期而至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