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庵里的儿童红色经典故事
在漳州城南十二公里处,九龙岭下,有一座古庵,名为木棉庵。庵前榕树繁茂,并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十个字。这是闽南地区的文物古迹之一。历代文学家到此凭吊,无不赞颂忠义之士郑虎臣为国除奸壮举,也无不谴责奸相贾似道祸国殃民。
贾似道,是南宋时代的一位权贵,他的儿子。从小放荡,不务正业,行为极坏。他仅因家族背景得以累拜右丞相,却凶狠毒辣、独断专横,祸国殃民。
郑虎臣,本是一位武举人,他一家屡受贾似道陷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郑虎臣奉命监押被贬的贾似道。当时,他们途经漳州,在木棉庵小憩时,郑虎臣趁机将贾似道杀死,以伸正义。
后来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此立石碑纪念,但清朝乾隆年间龙溪知县袁本濂重立了现在仍存的石碑。此外,还有现代人刻写的建亭碑记,以及多首题咏木棉庵和赵介如故事的小诗,大多流露出对正气和忠义之士赞赏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