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位之路宛若一条蜿蜒的溪流不经意间汇入了历史的海洋
王莽篡位之路,宛如一条蜿蜒的溪流,不经意间汇入了历史的海洋。他的祖先原为战国时期齐田氏,因汉初失国,被齐人称作“王家”,因以为氏。文景时,王氏居于东平陵,武帝时徙至魏郡元城委粟里。王莽的祖父王禁,以法律学术在长安闻名,为廷尉史,从此以长安为家。
王禁生四女八男,其中次女政君,是元帝之后(称元后),生子成帝。在成帝时期,元后诸兄弟多任官封侯,只有王曼早逝未能封侯。因此,虽然他是堂兄弟中的将军列侯之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而他因父早死未侯,“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少时受儒家教育,“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侍奉母亲及寡嫂、抚养孤兄子,都很周到。他还结交英俊、侍奉父辈,与礼仪相符。
阳朔年间,父亲病重,他侍候甚恭。当父亲临终前推荐他任黄门郎,这便是他走上仕途的一步。他不久被提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在这段时间里,他“宿卫谨敕”,“节操愈谦”。常以车马衣裘“振施宾客”,交结名士与公卿甚众。这使得公卿推荐和游士谈说:“虚誉日隆,倾其诸父矣。”
绥和元年,他升任大司马。这时候,他想要令自己的名誉超过前人,便聘请一些贤良之士作为掾史,并分给下属所得赏赐,而自己非常俭约,其妻“衣不曳地,布蔽膝”,犹如僮仆。此后,一直到哀帝去世九岁即位的平帝时代,他一直掌握着权力二十四年之久。
翦除异己笼络亲党
辅政头六七年,一意攫取大权。他扶持政伊始,就立即翦除了丁、傅势力。“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说者,莽皆傅致其罪”,从而除之。此外,还拉拢名儒孔光及其婿甄邯,为其所用。他怕叔红阳侯王立在元后面前搬弄是非,就让孔光上奏说:“旧恶。”从而遣放了被排挤出京师的人物。
当权欲只有暗示,那些党羽便承其旨意而行动起初,有群臣讽益州令塞外蛮夷献白雉,他们便盛陈:“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要求赐予他安汉公的称号。于是拜他为太傅,即安汉公号。但他的野心并未满足,在私下里推动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取得了更大的控制权。
曾自愿出钱百万,让三十顷田助给贫民,这种行为赢得了美誉,但也吃小亏占了大便宜,因此很多人效仿,每有水旱灾害,他就素食。最终,在一次选美女入宫做皇后的过程中,用计谋使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消除了对自己威胁的人们,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新朝统治秩序。而这一切,全凭着那无形的手指点迷信的手法,以及那些忠实追随者的力量完成。不过,对于这些事件,我们只能通过历史资料来回顾它们,而不能直接体验他们带来的影响,因为他们已经沉淀在过去的大河中,只剩下一片片浮动在表面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