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得位最正孤独皇后背后的故事
朱元璋得位最正,孤独皇后的悲歌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番说法: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中得位最为正当的。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评价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回顾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汉朝开始说起,刘邦虽然平民出身,但至少是个亭长级别的小官员;两汉之间的新王朝,王莽以外戚篡夺帝位,被后世文人视作不齿之举,其所建立的新朝仅存了短短十几年便灭亡;东汉开国之君刘秀虽布衣起事,但他至少是汉室宗亲;魏朝曹丕迫君禅让,得势后自称“朕终于知道舜禹之事了”;而司马炎则模仿他的做法,以臣子身份迫使曹家交出政权。
南北朝时期,如刘裕、萧道成、萧衍等人,他们都是禅让制受益者,其中尤其恶劣的是刘裕,他并没有像曹丕和司马炎那样对前主手下留情,而是在杀光整个司马皇室之后,对他们进行了严格控制,让他们在自己统治下过着衣食无忧的一生。而其他几位相对于刘裕来说,都显得比较仁慈,没有完全清除前主家族,只是大多数情况下也会将其家族成员杀害。
唐朝李渊称帝,也未算得上光彩。他既非隋末乱世中的孤立英雄,更与隋炀帝杨广有表兄弟关系,在隋末动乱时刻,他并未力挽狂澜,而是在晋阳起兵,一举拿下长安,从此建立了唐王朝。现代看来李渊此举或许可谓无可厚非,但在古人的眼中,这种行为被视为大逆不道,因此唐初并不算“正”。
宋太祖赵匡胤更是不幸,“陈桥兵变”之后即位,不但没有报答郭威和柴荣的恩情,还将柴荣及其家人杀害。这类似于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的情形,不过赵匡胤毕竟比曹丕更加宽容,没有全族屠灭,而且三百年间对文人还算宽容,所以史书上也就没太难为他。
因此,当我们把这些历史人物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朱元璋确实是一个例外,因为他才是真正社会底层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存在,他唯一能够依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没有任何先天优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打下的江山,所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得位最正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