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代皇帝秘密传说光绪皇帝与珍妃的惊人召幸之谜
瑾妃“在西安,我们住在北衙时,因为地方窄小,皇后和皇上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中间用隔扇隔开,两屋通联。这可能是老太后的巧安排吧,但光绪从来不理皇后,而皇后呢?也从来不服气!
有人说,自从珍妃死了以后,光绪把爱珍妃的感情移到瑾妃身上了,那也是无中生有的话,根本没这回事。光绪是个性格孤僻而又多疑的人,如横下一条心,九牛也拽不回来的。他早就认定瑾妃并不忠心耿耿和他一条心,所以光绪对瑾妃也是冷冷清清,在西安看不出对她有任何和颜悦色的表现。
辛丑年回銮以后,为掩盖老太后的残暴,以及缓和国内外的风声,说珍妃担心自己受辱,在洋人进宫前,便投井殉节。特命珍妃的娘家下井打捞。按规矩嫔贵人的家属,不许进宫,只除非生孩子。这次让她家里人捞尸,这是天大的恩典。
珍妃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姓他他拉氏,是正红旗的一个女子。在娘家的排行第四,她曾因触犯隆裕,被降为贵人,再复为荣贵人的位份。她貌美、聪慧、喜书画,更得到了光绪钟爱。但她的身世终究悲惨,被慈禧幽禁至东北三所,最终被八国联军进京时遭遇悲剧性的结局。
打捞尸体的时间记不得了,大约是在辛丑年春末开始。那时候天还冷,与推下井的情形不同,由贞顺门到乐寿堂划成禁区。先焚香做佛事彻夜念经;由萨满跳神引魂到景仁宫。在此期间娘家的人罗拜在地,而瑾妃致祭,因亡人为大,她行叩拜礼。此处有一木龛钉在墙上,用以祭奠珍妮,是正面对井口;两边挂着黄布帘,如挽联似的挂着两竖幅黄布,上方横幅如横批贴在墙上,但奇怪的是都没有字。
据说当初裹珍妮用的竹席子首先被打捞上来,由于容身的地方狭小必须将井口拆开才可取出。而且当时尚未完全腐烂,因此面目浮肿已然难以辨认五官。当时宫女们讲述着这些故事,使人们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哀伤。
关于这一切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宝珏被打捞出地之际,无论如何也不见过君临江山之主的一丝踪迹,即便是已经离宫远去的人,也听闻这个传言并深受感动。而此情此境,对于一个真正拥有真情实意之人来说,无疑是一生的遗憾与永恒的心灵牢笼。在那个时代,每一次提及宝珏,都仿佛能听到空谷足音般响起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让那些知晓其故事者都感到敬佩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