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txt未删减版下载揭秘明朝为何放弃越南
说到古代的岁月,人们常将其想象为饥寒交迫之时,但现如今越南却是粮食丰收之地。那么,在明朝时期,为何明朝放弃征服越南,而非坚守这片富饶之地?这些问题充满了历史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探索。
越南的红河三角洲确实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可粮食并非直接转化为金钱,需通过贸易手段换取资本。这一地区历来重视海外贸易,因为在航海技术未发达时期,商船必须通过这里才能抵达广东或福建,因此各个政权对此极目重视。
尽管随着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交通线路发生变化,但在明初,这种衰落尚未显著,对于明朝来说,其政策往往摧毁自由贸易、抑制工商业发展,将工匠当作奴隶对待,并使底层农民成为农奴。因此,当明朝征服安南后,便复制了相同模式。
大量安南工匠被掳走,以廉价劳动力出卖;底层农民承担重税与繁重徭役;更致命的是,明朝破坏本国外贸之后,也销毁了安南外贸体系。这样做激起了全面的反抗,从豪强到知识分子,再到平民百姓,都不满于明朝统治。而且由于海外贸易被摧毁,明朝无法自给,只能依赖本土财政支持维持运转。在反抗军遍布的情况下,更陷入困境。
虽然红河三角洲产粮丰富,但没有资金支持,使得行政体系无法有效运行。不论多么丰饶的土地,也无济于事,更况且仅能控制沿岸少数据点,而城外已是反抗军天下,那么如何获得粮食?
黎利发动蓝山起义,即便屡战屡败,却因全民皆兵和人民战争形式而不断恢复力量。他组建了一支兵种齐全的部队,与每次失败相比,每次都能迅速恢复。最终,在支棱之战中,他击退了柳升及沐晟领导下的援军,使得明朝在安南的大部分统治崩溃。
最后, 明军不得不采取荣誉投降,与黎利达成协议,由黎利释放俘虏,并带着武器、粮草、家眷退出安남。但黎利也面临北部湾航线衰落不可逆的事实,因此他瞄准占城,以控制航线和中转站抽税。不过,这些中转站也随时间渐行渐远,因为东西方船只若无必要,不必再经过占城,可以直达海南省、广东省以及马六甲海峡之间进行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