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时间完整表蕴含文化底蕴(图)
近年来,“文玩”一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频繁出现,但它到底是什么?哪些艺术品属于文玩,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的网上售物竟把核桃、手串之类的民俗玩物也冠名为文玩,更引发了诸多争议。
“文玩”指的是人们欣赏和喜欢把玩的书画文具艺术品。要成为真正的文玩,它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专用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根据这些特征,我认为,一旦不具备书画功能,任何物品都不能称之为文玩;二者,只有真正具有艺术性的书具才是真实的文玩,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三者,并非所有喜爱的人所说的“好 玩意儿”都能称作文玩,只有那些以书画为核心的作品才能被视为真正的文学工艺品;四者,再普通不过的手帕或毛线球也不应轻易将其定位为文学工艺品。
从历史角度看,“文房四宝”的衍生发展成为了丰富多样的文学工艺系列。在《明代出版物》《古籍雅集》中记载了40余种不同的文学工艺产品,如笔墨纸砚等,包括笔筒、笔插、印章、印泥盒等,这些都是文字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些作品经常会细分出更多种类,如不同大小楷体笔墨,还有抄手砚和砚山等。
选材时,“文学工艺”并不追求奢华,而是注重自然与精灵相结合,常见材料如竹木石瓷等。至于构思设计造型,则风格各异,有奇思巧作,也有自然流畅,有千刀万剐也有简约求雅;题材则以崇尚古典文化著称,如梅兰竹菊这四大君子,以及七竹贤人站立坐卧倚对比展现。
其中最珍贵的是宋代汝窑三足洗,它几乎可以被视作宝藏中的珍宝。而历代制作高超的大师们留给我们许多难忘之作,比如明代竹雕大师朱三松和清代制砚大师顾二娘,他们各自创造了一批不可磨灭的事迹。
关于“文学工艺”,讨论的话题非常广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书画大家米芾,他拒绝皇帝赐官却请求一块砚,是一种极致地追求精神自由与文化底蕴,而不是功利化后的商品交易。这件事让后人感叹不已,为何?
可见,“文学工艺”的核心就是它所蕴含的情感与智慧,那如果失去了这一点,便只是简单的商品或者装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