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明朝台湾最后的太监王承恩陪伴崇祯皇帝殉节于煤山

明朝台湾最后的太监王承恩陪伴崇祯皇帝殉节于煤山

李自成将北京的皇城紧锁成了一座巨大的铁笼,眼前,大明朝廷即将气绝。最悲凉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登上宫殿,想与大臣们商讨抗敌之策;却不料,金殿之上竟无一名大臣可寻。皇帝顿时陷入了极度绝望之中。于是,他奔向后宫,将全家老幼悉数诛杀一空。随后,他自己也逃往皇城后的煤山,企图一举算清。

毫无疑问,崇祯皇帝手足无措、深感绝望。他身边的大臣们纷纷逃离;而在李自成面前,这些政敌更是不会轻易出手《明史》记载,其间崇祯皇帝心急如焚地“求西天”,愤懑地发牢骚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我去冠冕,以发覆面。”临终前还对群臣怀恨,又觉得自己被彻底误导,即便如此,也只能死得其所。

万事皆有变数谁能预知日暮途穷的崇祯皇帝,在最黑暗的时刻,还能遇到一位忠实追随者的“铁哥们儿”。他并非哪位显赫官员,更不是内宫中的“知音”,反倒是一位侍候左右的老太监,那就是王承恩。

原来这位王承恩始终忠诚于君主尤其是在崇祯走投无路的紧要关头。他无法挽救这尊贵生命,只能默默守护在角落里保护这位主子顺从自然。

《明史》记载王承恩曾任司礼秉笔太监。当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崇祯命他提督京营。在那时候,大明朝已然衰败,无人守卫京城外围,而只有少数士兵守卫着最后防线。那时候王承恩亲自动手发炮,一直勇敢地保卫着京城。但当局势完全失利后,他只好退缩至宫殿里等待末日。不过,最令他忧虑的是四面楚歌声中唯一没有离去的人——他的陛下。

在王承恩的庇护下,当初满肚子感慨和生死离别之痛,对身边人士真实本性的一切折磨都化作虚幻,他想不到,最终成为他的保护者竟是一个贴身太监。而最后,当崇祯吊死于古树上的时候,王承恩也带着自己的武器(类似原始时代),静静站在脚下悼念他。这段历史,在清朝统治者看来,是一种归属,他们为亡故的大明朝廷表示了敬意,并且特别赞扬那位贴身太监——王承恩。这位贴身太监能够安葬于偌大的寝宫旁边,不免让他感到满足了。此情此景,或许成了他们永恒的心愿之一端。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明朝那些事海瑞...
我在阅读了关于大明朝海瑞的生活细节后,了解到他共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据沈德符在其著作《万历野获编·补遗》中记载,海瑞一生结过三位妻子加上两位妾室。他的第...
战史风云 肌肌交融男生将...
肌肉交融:男生将肌肉放在女生胸部的视频解析 视频内容分析 视频展示了一个男生将自己的肌肉放入女生的胸部中,这种动作在一些特定文化和活动中可能是常见的。这样...
战史风云 明朝十大杰出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简介 生平: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政治成就: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
战史风云 宫廷斗争史话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后宫制度是皇权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朝作为封建社会的代表,其后宫制度更是达到了极致。这里,我们将以“宫廷斗争史话”为主题,深入探讨...

强力推荐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