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东京风云皇帝的圣旨需经人手校对憋屈不已
历数中国古代皇帝,宋朝皇帝也许是活得最为艰辛和不易的,有这样一件事能略作说明:在宋朝,这位花钱大手大脚的妃子月俸不足以满足其奢侈的生活方式,她希望通过说动皇上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妃子对此表示了怀疑:“您是皇上,金口玉言,谁敢不听您的命令?”这让她深感惊讶:“原来连皇上也有不能随心所欲的情况。”宋朝的圣旨并不像很多宫廷剧那样简单盖上一个皇帝的宝印就完成,而是一系列复杂且严格的程序需要遵循,其中每一步都不可或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圣旨流产,即使这道圣旨是直接由皇帝授意。
遇到情况如非要下诏,但中书舍人拒绝草诏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可以由次舍人拟旨,但次舍人同样有“封还词头”的权利。这意味着即便是来自于最高层面的指示,如果不符合规章制度,也可能被拒绝执行,这样的例证确实存在。门下省负责审核录黄(官职)的工作人员叫给事中,他同样拥有驳回圣旨的权利。
因此,宋朝圣旨上的签名除了皇帝玉玺外,还有一串长长的人名,他们既代表了权力,又承担起了责任,对于他们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负有责任。与影视剧中的场景不同,在那个时代,不会有人仅凭口述就直接拟写并发布圣族。在这样的制度制约之下,从两宋时期300多年里,没有出现过能够任意发布圣族、无拘无束君主。如果他们知道清朝那些日子的自由度,那定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向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