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四大才女中的白朴又被人忘记了吗1226年1306年
白朴——“元曲四大家”之首,生于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他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白朴出身于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曾为金朝进士,官至枢密院判;叔父早逝,但留下诗名。他的家族与元好问父子有世交关系,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然而,白朴的童年因兵荒马乱而充满艰辛。他出生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即被蒙古军包围。他的父亲在忙于金朝存亡之事时,无暇顾及家人。在战争中,白朴失散了,他幸运地被元好问救起,并在流寓聊城时,由赵天锡幕府接纳。在得瘟疫袭击时,即将生命垂危,被元好问昼夜照料,最终康复。
白朴聪明过人,从小喜爱读书,被元好问悉心培养,使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当他12岁时,其父亲投降南宋后,又投靠到了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到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同一年秋,当其母亲返回真定,将其送还给了父亲,他们终于团聚。这个重逢让父亲感到无比的快慰,他写下《满庭芳·示列子新》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十年一梦中间。”当看到儿女回归,他深感幸福,也对曾抚育儿女之恩的人表示感激。他的一首诗是这样的:“赖君曾护落窠儿。”
尽管经历了磨难和离散,但白朴最终能够回到家庭,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坚韧不拔和机智勇敢,以及那些帮助过他的朋友们,如 元好问和赵天锡幕府。这段经历极大地塑造了他的性格,也促成了他成为戏曲界杰出的创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