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水镜先生为什么不向刘备推荐司马懿呢而是诸葛和庞统

水镜先生为什么不向刘备推荐司马懿呢而是诸葛和庞统

三国时期,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姜维四人,各有一个非常霸气的称号,分别是卧龙、凤雏、冢虎、幼麟。而且他们也都怀有济世之才,不负这等称号,例如诸葛亮功盖三国分;庞统献计取西川;司马懿隐忍多年,笑到了最后;姜维则在蜀汉灭亡之后,一计除三贤。由此可见,他们四人理应是齐名的。然而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其中一个人在向刘备推荐贤才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了区别对待,这个人是谁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意思是说,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的时候,与水镜先生司马徽议论时事,司马徽说,普通的儒生,怎么能看透天下大势,成为可用之才呢?此处隐居着两个人,号为卧龙和凤雏,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并提到这个人分别是诸葛亮和庞统。

  

刘备在荆州的时间是公元201年至公元208年,出生于202年的姜维还是个幼童,而且远在西凉地区,司马徽不推荐此人,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什么他也没有提到司马懿的名字呢?难道是因为他认为司马懿之才不如诸葛亮和庞统吗?答案是否定的,小编认为,他之所以不提司马懿,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诸葛亮和庞统是自己的学生


在我国古代,尊师重道是一种优良的传统,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他愿意与刘备议论时事,可见刘备得到了他的认可,而且在他看来,刘备能成大事。诸葛亮和庞统都是自己的学生,如果他们可以跟着刘备成就大业,那么自己也能够扬名立万。而司马懿与自己虽为同姓,却没有任何关系,举荐他于自己无益。


二、他接触过诸葛亮和庞统,比较熟悉


司马徽与庞德公是故友,两人的交情好到了不分彼此的地步,而诸葛亮的姐夫便是庞德公的儿子,两人之间自然交情匪浅,据此我们不难得知,司马徽对诸葛亮应该是相当熟悉的。至于庞统,他则更为熟悉,两人的桑下之论,早已被传为佳话。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他对这两个人的才能和品行,足够了解,推荐给刘备实属正常。可是史料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司马懿与司马徽交往的记载,司马徽是否知道“冢虎”的存在,都不一定,又怎会举荐呢?


三、司马懿不在当地

  

司马懿是汉末京兆尹司马防的儿子,在董卓乱政之时,跟随哥哥司马朗逃回了老家河内郡温县,即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而司马徽在颖川阳翟,即今河南禹州,两地相距近二百公里,当时的刘备仅是一个小小的新野县令,最多在当地招纳人才,司马徽就算举荐了司马懿,刘备能够不顾刘表是否会猜忌,跑去请司马懿出山吗?

四、司马懿无意出仕

就算司马徽知道司马懿的存在,了解他的才华,刘备也愿意跑去请他出山,但能否请得动,却不好说了。毕竟公元201年的时候,司马懿就已经受到了本郡的举荐,可是看透汉室衰微的他,拒绝赴任,甚至不惜装病。到了公元208年,曹操对他进行了威胁,他才不得以为曹操效命。这样一个人,会甘愿帮助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吗?诸葛亮和庞统则不一样,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便在寻访明主,庞统也早已出仕,只要刘备诚意足够,这二人一定能为他所用。这也可能是司马徽荐诸葛亮、庞统,而不荐司马懿原因之一。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司马徽在刘备求贤的时候,只推荐卧龙、凤雏,而不推荐冢虎,存在很多的可能性,但是他绝对没有瞧不起司马懿,认为司马懿不配与其他二人比肩的想法。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古代战争故事 明朝君主排名顺序考究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他原名朱重平,出生于南京府江宁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他是一位农民起家的人物,在一系列军事战役中逐渐崛起,最终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简短三分钟 历史上的奇闻趣...
传说中的迷宫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一位被遗忘的皇帝及其庞大迷宫的故事。据说,这位皇帝在统治期间,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扩建了自己的宫殿,并设...
3 5分钟感动的红色故事 选择个历史人物...
曹操:霸业与孤寂的背后 在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个名字被镌刻着时代的印记,成为人们永远难忘的记忆。选择个历史人物讲他的故事,就像穿越时空的旅程,每一个细节都充...
周瑜打黄盖 古代帝王秘密宠...
古代帝王秘密宠儿的奇异命运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关于那些深藏在宫廷阴影下的帝王宠儿。他们往往因为某些不可预见的情缘而被选中,成为一时之...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