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孔子纪念者们相信,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在世界各地继续弘扬推广。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话是朱熹说的。仲尼是孔子的字。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大哲学家,他被誉为“西方的孔子”,可见孔子的影响之大。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行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之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
在一棵杏树下讲学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
从司马迁的安排,可以看出孔子的历史地位。《史记》中的“世家”,本来是记载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诸侯,却被列入世家,为什么呢?司马迁的意思是,孔子一生讲学,尤其是周游列国回来之后,专心培养、教育后一代,各国的精英多是孔子培养的,孔子做的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业,他的言行思想也必将影响千秋后世,所以将他列入世家。
40岁以后,孔子在一棵杏树下讲学。孔子之前,中国的教育是在官府里面进行的。孔子是第一个在民间私人讲学的老师,是第一个平民教育家。孔子上课的内容很丰富,包括骑马、射箭、音乐、诗歌、礼仪等。
孔门3000,贤者72人。为什么老师称呼学生为呢?既是“弟”,像兄弟一样,又是“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正是“门人”吗?是一家人,感情连在了一起。
孔子留给世人的非物质遗产,大体可分为做人、处世和做学问三部分内容,这些理念迎合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礼之用,和为贵”,这些都已成为后人广泛接受的为人处世准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学习经验和技巧也同样深入人心。
孔子教学,有教无类,这在《论语·述而第七》里面有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任何人只要拿10根腊肉,都可以来上学。孔子是他那个时代知识最渊博的人之一,所以人们称赞他“博学”。这为他日后创立儒家学派,开办教育,广收学徒,打下了坚实基础。什么是儒呢?按照字面的理解,儒,就是需要的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载:“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儒家的源头是司徒官,司徒官就是帮助君王“顺阴阳、明教化”的。顺阴阳,就是礼制。明教化,就是宣传礼教,进行教化,简称“礼教”。《说文解字》里说:“儒者,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者都是很柔和的。
孔子是传承中华文化遗产的伟大功臣。他以广博的知识,劳苦一生,收集整理他以前的古代文化遗产,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很难设想,如果没有孔子这些劳动成果,古代中华文化会留下多大的空白。仅此一点,我们后人就应该对孔子表达敬意和感激。
孔子64岁那一年,已带领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地坚守仁道的理想,锲而不舍,不气馁,不丧志,坚持到底,决不放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伦语·星仁》)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始终如一,一往直前。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非常值得今天的人学习和借鉴的。
孔子认为学问之道不可浮光掠影、三心二意,用他的话来说,贵在“有恒”二字。
学而不厌与温故知新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已成为今天妇孺皆知的名言。孔子是他那个时代学识最渊博的人,他满肚子学问是怎么来的呢?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坦诚相告,世上可能有不知而作的人,我不是。我的办法就是多听,跟着善者学习,多看,多学习,天赋是最后的因素。
成语“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学习永远不满足,形容好学上进。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论语·子张》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夫子燕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后来,“学无常师”就成了一个成语,意思是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善于向各种有长处的人学习请教就是了。
孔子就像可爱的小学生一样,什么都好奇,都留意。关于学习和学问,孔子讲得很多,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什么样的态度才是好学呢?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做学问的道理,不是死守书斋,不是去死读书,而是要注重现实人生的做人与处世。
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住的房子也不必太安逸,总之不要把精神过多地用在物质享受上,要学会给精神生活留一片芳草地,做事要“敏”,不要拖延;说话呢,则要“慎”,言多必失嘛,这样的人才是“有道”,这才叫正,才是好学的态度。
孔子教育学生是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他说,如果能从温习的旧知识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你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如果单单从字面上理解,那太容易了:学习要注意温习过去的知识、知道现在新的知识,如此就可以当人家的老师了。但理解古人的话要放在当时的环境中理解。我们知道,《论语》的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作学问的内在修养,《论语》的第二篇《为政》讲的就是作学问的外用。对于“为政”之人,什么叫“故”?什么叫“新”呢?这个“师”又该怎么理解呢?
这里的“故”指的是过去的、传统的文化,就是历史,认识过去,才能知道未来。知识在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是必须的。既要知道自己民族的历史,又要知道社会的新知识、新学问,这样才能师法过去,判断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为政者。既要“温故”又要“知新”,两者不可偏废。
孔子谈孝顺
孝的观念,在孔子之前的周代就有了,只不过,孔子之前,孝的对象是祖先,属于宗教性的活动,真正把孝从宗教当中解放出来,成为伦理意义上的孝道的,是孔子他老人家。
孔子讲,对父母的孝,不能只靠养活父母,还必须有适当的尊敬。这就是说,要“孝敬”父母。中国人习惯说孝顺,英文叫“honor ”,孝敬的意思。“Honor your parents”,就是你在众人面前给父母高度的尊重和荣耀的地位。
儒家的后人有很多孝子,比如子贡,他是跨国公司的CEO,很会做生意,家财万贯,是中国第一个儒商。到现在还有个说法:“端木遗风”。说的就是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子贡不光有钱,还有德,非常孝顺,无论对父母,还是对老师。你看,他的老师孔子死后,只有子贡一个人,在老师的坟前建个茅草房,为恩师守孝,一般是守3年,他守了几年呢?6年!
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说,一个孝顺的孩子,在学校捣蛋的不多,基本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这样的孩子,很让父母省心。孝顺,是做人的根本。
《论语·为政》里面,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意即,在父母面前要有和颜悦色,这个其实很不容易。就是说子女孝顺父母要做到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
责编:紫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