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田骈

田骈

田骈(约公元前370—前291年),又名田广,一名陈骈,人称“天口骈”。齐国(今山东临淄)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 田骈是齐国临淄稷下道家学派的中坚人物。史称他好高议,“设不为官”。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异常活跃。在齐国,从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开始,就在国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西边的稷下设立学宫,广招各国的学者、游士等有才之士前来议论讲学,著书立说。因为他们的地点在稷下,又受到齐国的保护和尊崇,因此,被请来讲学议论的人,称作“稷下先生”。田骈就是当时的“稷下先生”之一。 庄周在《天下篇》中把他与墨翟、禽滑厘、慎到、关尹并列。当时,田骈所处的稷下学宫的设置,实际上是齐国参政议政的一个参谋班子。他们各自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以求取于齐王。齐王很器重他们,从慎到以下,皆命日“列大夫”,为他们铺设开阔的大道,用“高门大屋”等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条件是很优厚的。这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对于开展百家齐鸣和繁荣学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其他国家相比,稷下学派的作用是很大的。同时,也加强了齐国的声望。当时,各国都把齐国看成一个励精图治、礼贤下士的图强之国和礼仪之邦。在稷下讲学的各个学派中,黄(黄帝)、老(老子)学派尤占上风,最受齐威王的重视和欢迎。黄、老学派是封建地主阶级议政和推行政策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改造并吸收了道家的某些思想资料,奉传说中的黄帝和老聃为创始人。因此,又被称为“黄、老学派”。 齐威王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这一学派的指导下进行的。当时的田骈与宋钘、尹文、环渊(或作蜎渊)、接子(或作捷子),各进其言,取用所长。其中,田骈善于谈辩,尤好争论。因此,人们才称他为“天口骈”。

田骈相关历史话题: 稷下学宫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五千年历史大事件 探秘中国文化故...
探秘中国文化故事:揭秘传统智慧的百年篇章 文化故事的价值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文化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更是我们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它...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 明代的辉煌与衰...
文化繁荣与艺术兴盛 在明朝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中,文化和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一环。正统年间,文人墨客如王守仁、杨万里的学术思想大放光芒,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是什么意思 耶路撒冷神圣之...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耶路撒冷位于中东地区,东临约旦河,西濒地中海,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它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被誉...
伪满洲国 中国民间故事电...
为什么中国民间故事电子版免费对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在数字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异常便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书籍、文章、甚至是古老的民间故事都可以通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