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孙和是什么人

孙和是什么人

孙和(224-253年),字子孝,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大臣,大帝孙权第三子,末帝孙皓生父,母为大懿皇后王氏。

简介

孙和小时候聪慧伶俐,又因母亲王夫人的缘故,特别得到孙权的宠爱。孙权常常把孙和带在自己身边。衣服礼秩珍玩之类的赏赐,其他皇子不能与孙和相比。嘉禾六年(237年),十四岁时,孙权安排宫廷侍卫,让中书令阚泽教习经传典籍六艺。孙和爱好文学,擅长骑射,礼贤下士,尊敬老师,颇为人们所赞誉。赤乌四年(241年),孙权长子孙登病逝。孙登生前与孙和交好,临终前留下遗言推荐孙和为太子。

赤乌五年(242年),孙和被册立为太子,当时十九岁。阚泽任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爱好文学,擅长骑射,深受孙权宠爱,册立为太子。南鲁党争中,受到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逐渐失势。赤乌十三年(250年),降为彰王,再封南阳王,安置于长沙。

建兴二年(253)年,传言得到太傅诸葛恪迎立,坐罪赐死。长子孙皓即位,追封为文皇帝。

身后之事

景帝孙休即位后,封孙和的儿子孙皓为乌程侯,自新都迁到封邑乌程。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末帝孙皓继承皇位,当年就追谥父亲孙和为“文皇帝”,改葬明陵,设置守护陵园的人二百户,设立奉侍守墓的令、丞。

元兴二年(265年)正月,末帝命乌程太守四季按时祭祀明陵。有关官员上奏说,应在京都建业为孙和立庙。

宝鼎二年(267)七月,末帝令守将作大臣薛珝营建寝堂,号为“清庙”。十二月,派遣暂署丞相孟仁、太常姚信等人配备官员及中军步、骑兵二千人,用灵车法驾东往明陵迎接孙和的神灵。末帝召见孟仁,亲自拜送于庭下。

灵车将到京城,又派丞相陆凯敬奉三牲在近郊祭祀迎请,孙皓在京城外露宿。第二天,仰望拜迎灵车于东门之外。第三天,在清庙拜谒神灵、荐牲祭祀,涕泣呜咽,悲哀伤感。至第七天已祭祀三次,倡伎演唱奏乐,日夜不停。有关官员上奏说:“祭祀不可太多,过分了就是不庄重,应以礼来制止思念。”祭祀至此才停。

人物评价

孙登: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朱据:臣闻太子国之本根,雅性仁孝,天下归心,今卒责之,将有一朝之虑。

屈晃:太子仁明,显闻四海。

陈寿:和有好善之姿,规自砥砺,或短命早终,或不得其死,哀哉!

韦曜:和少岐嶷有智意,故权尤爱幸,常在左右,衣服礼秩雕玩珍异之赐,诸子莫得比焉。好文学,善骑射,承师涉学,精识聪敏,尊敬师傅,爱好人物。颖等每朝见进贺,和常降意,欢以待之。讲校经义,综察是非,及访谘朝臣,考绩行能,以知优劣,各有条贯。

王嘉:孙和、孙亮、刘备,并惑于淫宠之玩,忘于军旅之略,犹比强大魏,克伐无功,可为嗟矣!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免费睡前100个小故事 古典文学-穿越...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与民间故事交织而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这些典故故事简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典...
历史名人演讲稿3分钟 古代神话故事四...
古代神话故事四年级:诡异传说中的迷失之谜 在遥远的古代,传说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民间传说,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
爱国人物故事 替嫁后我笑得想...
替嫁后我笑得想死 为什么要替嫁? 在这个社会中,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它还涉及到家族间的联姻关系。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联姻增强...
讲历史人物故事50字左右 明末三大案背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大事件和政治斗争,它们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朝廷运转,也深刻地改变了后世的人物形象和历史评价。明末三大案,就是这样一组具有重要意义的...

强力推荐